建文档、开直播、组团队……这届西安青年人应对疫情大考这样作答

西安高校云集,上百万学子正在直面疫情带来的挑战。而像高永凯一样,及时发现疫情下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并想方设法解决,是当下这些青年面对疫情的态度。

西安战“疫”中的五张“面孔”:“平凡”力量微光成炬

在“疫”线之上,诸如苏哲、王梓帆、贺纹纹、陆远、雷勇这样的“面孔”还有成千上万个,普通人帮普通人,疫情之下,“平凡”的温暖缓缓流淌……

钟南山院士感触:“琴声再起,中国值得!”

在与全球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斗争领域里,我们所讲究的最高人权,就是,生存权,而且是健康的生存权。在中国,只要患者有一线救治希望,国家就不惜一切代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抗疫最鲜明的底色。

零下8度,连夜装车!山东村民给西安捐10万斤大白菜

​12月25日晚,零下8℃,山东菏泽村民王春凤,捐献10万斤大白菜,连夜装车,助力西安疫情防控,而没有菜的村民,纷纷自发义务前来打包装车,“我们没有菜,就是出把力!冷是冷,但是心是热的!”

申请出战!申请出战!申请出战!

西安战“疫”,众志成城!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超级英雄,不过是无数战士发出一束束光,将萤火汇成了星河。

坚守杭州隔离点近两年,90后东北姑娘哭了:最想妈妈烧的“小鸡炖蘑菇”

彭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刘佳奇哭了,留下的眼泪,让她自己都觉得有些莫名奇妙。但是确实没忍住,或者这就是积累在内心深处的思念吧。

疫情之下,长安大学的“白”与“黑”

已经整整一周了,王铭从接到任务那一刻起,和诸多本部师生一样,几乎就没有停歇过,“清晨”总是从晚上七时许开始。为了母校安危,他们勇于担当,冲进黑夜,演绎着一份令人感动的“白”与“黑”。

“叔叔阿姨,我想请你们来我家吃饭!”

12月20日,执法队员在西韩路灞耿路交叉口疫情防控值守点工作时,街边商户老板带着自己的女儿向队员走来。老板的女儿是个7岁的小朋友,名叫小糖豆,她送来了自己手写的信。

疫情期间城市里的倾听者、陪伴者

有些人被隔离后,从物理隔离转化为心理隔离,在隔离的地方不知所措;有人打来电话求助,不知道该如何和上初中的孩子朝夕相处。

“疫”中人:在防护服里落泪的社区书记

“对不起,我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面对记者的镜头,连日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韩晓雯“破防”了,穿着防护服的她潸然泪下。

杭州中风险区域“解封”:越过14个日夜 见证生活“重启”

21日,本轮疫情中杭州市唯一一处中风险区域——龙湖春江天玺17幢正式调整为低风险地区,所在小区正式“解封”。至此,杭州全域为低风险地区。

“我们回来啦!”杭州东新园这两所学校今日复课,学校准备的大礼包亮了

杭州东新园小区昨日解封,今天一大早,毗邻小区的胜蓝实验中学和小区内的胜蓝实验小学终于复课了。重回校园的孩子们笑得格外灿烂。

疫情中的扎赉诺尔:这个冬天因为有爱而变得温暖

疫情,总是让人感到冰冷。这个冬天,位于中国北疆的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暴发新冠疫情,让这个原本冬季气温可跌破-30℃的边境小城显得更加寒冷。

湖州“娘家人”守望相助的暖心镜头

本轮疫情中,有一群人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是浙江工匠、工会干部、工会志愿者,是万万千千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这群人的守望相助,让人们在煎熬的岁月里看到曙光。

裘云龙:隔离点的“定心丸”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线,有一个特殊的场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在这里,裘云龙的一天是从早上6点半开始的,至于几点结束,他无法回答,只记得自11月12日进驻以来,最早也是唯一一个晚上是12点休息的...

绍兴上虞:一个社区主任的24小时

53岁的社区主任宋惠清已从事社区工作21年,这个大嗓门、打电话开免提、总是小跑着的社区主任,已经在办公室打了十多天地铺。12月18日,记者见证了她头绪纷繁、四处奔忙的一天。

“黄晓明同志,要求你立即停止工作”!

近日,浙江杭州湖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周邱忆将一纸《强制休息令》塞到了街道党工委委员、人武部长黄晓明手里,命令他强制休息。

8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为全校送餐,宿舍门外各式贴纸刷屏

近日,长安大学校园严格实行分区封闭化管理,严格落实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学生在宿舍保持制动,开展在线学习,不串门、不聚集。其间,800多名学生志愿者每天早起,为在宿舍的同学们送餐。

他们8小时不喝水不进食,穿着短袖还是全身湿透……

一套气膜方舱实验室一天得完成3.5万~4万核酸样本的检测。高效率的背后,队员们忍受着让短袖湿透的高温,八个小时的不喝水,不进食……他们在守护着浙江。

“虞”你在一起:封控区里探民生

“家父身患癌症,需要持续做放射治疗……”近日,浙江省绍兴市人大机关工作人员看到了来自疫情封控区内一名网友的求助。因为这条微博,一场市县乡三级人大联动的线上救援紧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