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了,石家庄人的朋友圈!
1月29日,石家庄天清气朗,正正好好搭配石家庄人明朗的心情!低风险区域,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宅了许久的市民,终于可以出小区了!
别摸我,可脏了!
邢台南宫一核酸检测点,特警丈夫与护士妻子短暂相见。这一幕,让无数网友泪目......
“只要我们还在跑,这座城市就不会停下来”
“只要我们还在跑,石家庄这座城市就不会停下来。”这段时间以来,货车司机陆英杰经常接到送医药物资到抗疫一线的任务。陆英杰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就像是这座城市运行的“摆渡人”。
他们,为春运而奔忙
在春运期间,有许许多多职工奋战在一线岗位,守护着旅客的回家路。
泪目!这些武汉人,回来了!
在抗疫一周年之际,我们重回武汉,漫游江城,定格一张张生动的面孔,聆听一个个独特的故事。这些面孔凝聚着武汉人抗疫的身影,诠释出属于武汉人的勇敢,责任和希望。
喻建,红红红红红红红了!
喻建的儿子今年4岁了,跟他视频时总说想爸爸。喻建说,他也很想家里人,但是疫情时期,每一个人都有义务配合防疫工作,“希望在这个特殊时期,我能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到更多的人。”
上阵父女兵,好样儿的!
今年24岁的张丹是西藏大学的在读博士研究生,寒假返回老家辛集后,跟随父亲加入志愿者队伍。
石家庄滴滴司机郭庆:医务人员最辛苦 喝水是他们一天最想做的事
“我想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时候我怎么能我躲在人民群众后边,我觉得做社区保障的司机,价值会更大一些,对社会的贡献应该更大一些。”
李润青:作业流程清单化 检“疫”人“加速跑”
如果没有新冠肺炎,检验人是在幕后默默提供医疗辅助服务的“白大褂”们;当疫情冲击而来,检验人因“新冠病毒核酸”的检测职责而成为广筛病例的“弄潮儿”。
吉林通化,蔬菜怎么送?听志愿者告诉你
吉林省通化市发生疫情以来,物资配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居民买药、买菜通过什么渠道?居民的蔬菜怎么输送?听志愿者告诉你。
“红区”里的白衣战士
“妈,我在外地出差呢。”没和母亲多说几句,李志惠就匆匆挂断电话。这样的情景在20多天里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实际上,李志惠一直坚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
石家庄“90后”女警的战疫情:“长大后我就成了您”
面对疫情,高媛说,如果父亲没有离开,肯定也会冲在一线。她的骨子里有父亲的“冲”劲,也想隔空对父亲说一句,“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长达后我就成了您,一定会完成任务!”
看!他们就是“与时间和病毒赛跑”的人
李世娥几乎一夜未眠,交谈时,她尽量克制着不打哈欠,记者心生歉意。前一晚,她接到流调任务后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与流调对象开始长达数小时的“促膝长谈”,接着又忙着整理报告。
谢谢过年不回家的你
今年的春节与以往不同:有些人的归途,变成逆行坚守;有些人的团聚,变成就地过年。谢谢过年不回家的你,等春来,我们再好好团圆!
我是你的“腿”,代你购物、为你跑腿
今年23岁的杜思成是一名西藏支教教师。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反复与通化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进行沟通,并在结束居家观察后第一时间申请成为了一名青年志愿者。
与“灭火队长”的重逢
齐文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的主任,网友给他送了个绰号叫“灭火队长”。过去的一年,齐大夫是在奔波中度过的......
湖北→河北,“搬家式”驰援继续!
“同舟共‘冀’,共克‘石’艰”,支援河北,湖北再次行动!1月25日,来自武汉、咸宁、孝感的物资“搬家式”驰援河北,蔬菜、特产、防护服、N95口罩……一件件满载湖北人民深厚情谊的物资,让人心潮澎湃。
志愿者用无人机为隔离点工地照明
零下十几度的夜里,志愿者为方便操作不戴手套,双手冻裂。网友:夜空中最亮的星!
优秀!手绘漫画版防疫指南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小学的9岁小学生高泽昊同学用漫画的形式画了一份防疫指南。
“00后”霍玉旗:让青春闪耀在抗疫前线
回项目驻地的路上,一阵阵寒风吹来,这个“00后”心里却热乎乎的,因为,他的梦想在熊熊燃烧,他用奋斗在这个特殊时期书写了不一样的青春印记,“青”力而为,“青”心而战, 战“疫”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