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路上|吴义阳:“桐山鸿雁”23年坚守乡村邮路
早上6点左右起床,7点赶到邮局,扫描录入、分拣装车,开启投递之路;晚上近7点,踏上万家灯火照亮的回家之路……这是51岁的吴义阳的工作日常。
前行路上|洪家光:毫厘之间,用车刀镌刻精度
一身整洁的工装,一双巧手,启动车床,火花飞溅,这是毫厘之间的精密磨削,是对加工航空发动机叶片工具的精心雕琢。20多年来,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洪家光精益求精、努力钻研...
前行路上|秦世俊:0.01毫米,精品与废品之间的距离
薄、软、脆的材料是世界公认的机械加工难题,凭借20多年来扎实的业务功底,他完美解锁了这项技能,而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秦世俊。
前行路上丨“水医生”魏嵬:18年如一日为长江水“体检”
“把着生态屏障的最后关口,扛着守护长江重庆段的国家使命,奔走在青山绿水之间,一腔赤诚,万千足迹,清江碧水,是你写在祖国大地最美的诗行……”
前行路上|刘启芳:用一颗心重启两万颗心
“不是在乡村,就是在下乡的路上。”吉林省公益慈善基金会会长刘启芳这样描述自己的日常,她奔走在白山松水间,带领团队把一个个公益项目落地,免费救助了两万多名贫困心脏病患者。
前行路上|“大国工匠”郭汉中:用双手穿越时空,让文物“活”起来
从1984年至今,郭汉中参与了三星堆遗址全部八个祭祀坑的发掘工作,亲手修复了6000多件珍贵文物,让无数重器重焕生机,也让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绽放出 “再醒惊天下”的夺目光彩。
前行路上|王永澄:为残疾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每一个残疾人都像是一棵青草,虽然经历着生活的磨砺,却依然倔强,依然满怀希望,向阳生长。”这是王永澄失明近四十年的人生写照。
前行路上|周颖峰:传承“匠心” 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
今年35岁的周颖峰是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数控车工高级技师。扎根一线13年的他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能大师,先后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前行路上|吴文清:50万公里邮路 连接深山的幸福
30年来,吴文清走过的邮路超过50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12圈多,他已记不清磨破了多少双鞋,只记得骑坏过两辆自行车、五辆摩托车。
前行路上|石丽平:传承苗绣,让“鸽子花”走向世界
徒步三万多里,走遍贵州各地收集刺绣纹样;培训绣爷绣娘两万余名,致力苗乡振兴……二十多年来,石丽平只做传承“苗绣文化”这一件事,却在这段文化苦旅中,照亮了一群逐梦人。
前行路上丨吉列子日:大凉山寻“路”人
2020年6月,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实现“车路双通”,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自此成为历史。
前行路上|李桂科:“麻风院”变“幸福村”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他用40余年的坚守,诠释着医者仁心。他以“麻风院”为家,和麻风病患者“亲密接触”,将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山石屏村及其周边村落的200余名麻风病人全部治愈,他不仅给麻风病患者治病、还给他们治心、治贫,...
前行路上|农加贵:独闯“大山禁区” 扎根“麻风村”37年
37年来,农加贵一共将12届116名学生送出了大山,他们当中,有的考上公务员,有的成为人民警察,有的跟他一样,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
前行路上|孙金娣:打造新时代城市版“枫桥经验”
在群众面前,孙金娣永远是那个敢为敢闯、敢挑重担的“铁娘子”。13年来,仙林街道实现进京、到省、去市、来区“四个零上访”,被誉为新时代城市版“枫桥经验”。
前行路上丨姜鹏:守护“中国天眼” 探索光年之外
在贵州深山,有一群“追星人”,他们奋斗20余年将“中国天眼”(FAST)从设想变为现实,姜鹏便是其中之一。
老外学唱“一条大河波浪宽”
追光的你|致敬!每一份闪光的坚守
新行业里听新声丨壁画修复师:以赤忱匠心 续古迹风华
创意微视频|一双手的力量
中国故事|白先勇:一生厮守精神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