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路上|秦蜜侠:一个婶娘,温暖了“郏”乡

秦蜜侠,女,1955年4月出生,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柏坟周村十一组村民。她30年如一日照顾残疾侄女秦文静,供养其读到博士。悉心照顾年迈婆母,养育年幼儿女,用柔弱双肩独自撑起贫困之家。用自己的无...

前行路上|小小油茶果 美了生态富了民

眼下又到了采摘油茶果的好时节,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淮源镇淮源村银滩山上,漫山遍野的油茶树郁郁葱葱,硕果压枝,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采摘油茶果,林间洋溢着丰收繁忙的喜悦。

前行路上|小红薯撬动富民强村“大产业”

当下正值红薯收获时节,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刘沟村,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垄垄红薯破土而出,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过去的日子可不像现在这样好!”谈及以前的刘沟村,一旁的村党支部书记王...

前行路上|熊娇:做好茶产业 履职展担当

熊娇负责的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茶叶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研发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种植基地面积达4000余亩,年产干茶一万多公斤。常年聘用周边采茶、制茶、管理、销售等人员400余人,年用工达1100...

前行路上|张红红:大山深处 他守护孩子们的梦想“桃源”

骊山深处,坐落着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田家炳中学,这所学校是临潼区唯一一所寄宿制初中。二十八年来,乡村教师张红红一直扎根于此,为山里娃打开一扇“世界之窗”。在他的培养下,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大山,...

前行路上|郎佳子彧:独当一“面”的非遗传承人

郎佳子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是为数不多的“95后”资深手艺人。“手艺人在人群中并不抢眼,但小小的桌子就是他们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舞台。”从父辈手里接过传承的重担,...

前行路上|马如松:坚守三尺讲台 守护乡村孩子梦想

今年84岁的马如松是泰州市姜大伦初级中学的一名退休教师,任教期间教过数学、物理等学科。2001年退休后,马如松回到家乡申扬村,他发现当地外出务工的村民越来越多,许多学生成了留守儿童,便把自己家...

前行路上|薛美丽:“护鸟使者”,湿地的“美丽之花”

薛美丽,一位“半路出家”的湿地保护工作者,凭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成为了海南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以下简称海尾湿地)的守护者。她不仅是一位生态监测员,还是一位科普传播者...

前行路上|李德仁:以科技之光照亮遥感强国之路

从百姓出行到智慧城市,从资源调查到环境监测,从灾害评估到防灾减灾……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基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测绘遥感学家李德仁,带领团队攻...

前行路上|谭鉴军:做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

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天塘村,有一位名叫谭鉴军的医生,他用20年时间,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乡村医疗传奇。作为乡亲们眼中的“家庭医生”,他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医生,更是他们心中不可或缺的“亲人”。

前行路上|徐利民:一位共产党员的文化使命与基层情怀

徐利民这个名字,许多人或许感到陌生。他是浙江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的党员干部中的一员。他的身影,深深烙印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的土地上,他用生命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前行路上|孙立新:青花瓷韵的传承与文化坚守

孙立新,景德镇“孙公窑”传人,以精湛技艺和创新精神, 推动青花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品融合传统与现代,获国际赞誉。孙立新在艺术创作上屡获大奖,同时投身教育公益,培养新一代陶艺师,激发了传统艺术...

前行路上|周国花:一路微笑 一路守望

作为衢州市历史最悠久、每日运行时间最长的1路公交车,全程来回28公里共62个站点,末班车运行至23时35分,被当地人誉为最“敬业”的公交车。手握这样一条公交线路的方向盘,对周国花来说,其意义远超工作...

前行路上|石玉莲:站在田埂上种田的女强人

石玉莲是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金坪民族乡南下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妇联主席,通过不懈努力,她掌握了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成为当地种粮大户。

前行路上|马淑芬:用真情呵护“最美夕阳红”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劳动模范”“全国敬老助老爱老模范人物”“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这些荣誉,是对山西省大同市家怡养老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马淑芳工作的肯定。多年来,她全身心投入养老事业,用初...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