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jpg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全省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北部有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巨大山脉和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大江自西向东相间排列,地势险峻;南部有哀牢山、无量山、邦马山等,地势向南和西南缓降,河谷逐渐宽广。

七彩云南

自古以来,云南就拥有“七彩云南”的诗意别称。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山水瑰丽、资源富集、民族众多、人杰地灵。明代著名旅行家、探险家徐霞客曾称赞云南“桃花流水,不出人间,云影苔痕,自成岁月”。在这片土地上,高山峡谷、现代冰川、高原湖泊、石林、喀斯特洞穴、火山地热、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迹、传统园林及少数民族风情等为特色的旅游景区星罗棋布,不胜枚举。

02.jpg

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境内的哈尼梯田,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色彩,与周边村寨、山岭等和谐相融,犹如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油画,美不胜收。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生物王国

云南多样的地形、气候、土壤,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这片只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约4.1%的土地上,生存的高等植物和脊椎动物的物种数均占全国种数的50%以上。

03.jpg

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以孔雀开屏为原型设计,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21年10月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这里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了《昆明宣言》。

亚洲象、绿孔雀、滇金丝猴、天行长臂猿、西黑冠长臂猿、犀鸟、黑颈鹤等众多珍稀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近30层楼高的望天树在这里生长;亚洲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昆明斗南花市提供全国约七成的鲜花切花;我国已知食用菌物种的90%能在这里找到;全国九成以上的咖啡产自这里;世界上最古老、树体最大、数量最多的野生大茶树几乎都在这里……

04.jpg

云南省南部的热带雨林是我国境内亚洲野象群的唯一栖息地。2021年4月起,十几头已远离栖息地一年的野象,继续一路向北,穿行于田野、山水和城市之间“蹭吃蹭喝”,“魔幻”的场景引发了“全民观象”。图为2021年6月7日,在昆明市晋宁区夕阳乡,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无人机拍到的野象群集体睡觉的超萌画面。

互联互通

云南是我国开放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2000多年前的“南方丝绸之路”、稍晚出现的“茶马古道”、20世纪初的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一直都是我国同南亚、东南亚国家和人民之间相互交融的纽带。

05.jpg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铁路全长1035千米,线路北起昆明,经玉溪、普洱、西双版纳,过我国磨憨铁路口岸和老挝磨丁铁路口岸,终到老挝首都万象。铁路穿越西双版纳亚洲象栖息地时,采取“以桥代路”等优化工程形式,避开了亚洲象主要栖息活动区域,将工程对亚洲象迁移通道的影响降到最低。图为从太空俯瞰的西双版纳火车站。

近年来,云南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双向开放,推进互联互通和通关便利化。中越、中老、中缅国际通道高速公路境内段全线贯通,中缅新通道(仰光—临沧—成都)海公铁联运首运成功,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首都和重点旅游城市民航航线全覆盖。

 【吉林一号】中国“智”造的“吉林一号”是由一系列高性能光学遥感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现有72颗卫星在轨运行,可为自然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智慧城市建设、防灾减灾及应急响应等领域提供高质量的遥感影像数据。 

审图号:GS京(2022)0876号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