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忠诚与信仰 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

作者:邢晋
来源:新闻战线
2020-01-30

新时代的军事记者要时刻保持对新闻事业的敬畏之心,用心用情讲好新时代人物故事,以个体命运回答宏大命题,用独辟蹊径的故事切入口捕捉时代风向。

回首在阅兵村的采访时光,我常想:那场国之大典,向世界传达了什么?那群热血军人的威武列阵,到底意味着什么?透过镜头,我感受着青春中国阔步复兴征程的步履,触摸着中华儿女勠力奋进的脉动。当然,温暖我记忆的,还有美丽女兵肖争妍的汗水,和七尺男儿盛同杰的眼泪。

1

忠诚纯粹心怀敬畏,争做好记者

回顾这些年的军事记者生涯,我和同事们走进高原海岛,深入大漠边关,行程数十万公里,几乎走遍了所有边防连队。我们追求“伴随式”的节目形态,追求“第一视角”的深度体验和互动交流。在战斗舰艇上和护航官兵聊水下黑科技;在茫茫戈壁与航天人一起倒数计时直击火箭升空;在演训场上与特战女兵一起背绳索降;与边防官兵共度除夕之夜共唱《军人本色》……那些接地气、冒热气、带兵味的镜头,那些反映强军实践亮点看点的青春故事,温暖着我的笔端,打湿着我的记忆,也点亮过万千官兵的壮美军旅。

在南疆报道武警特战队员围歼暴恐分子时,我在特战队员精心保留的一张合影照片上看到了这样几句话:“因为爱你,所以我要离开你,愿属于你的爱情,永远没有恐惧和泪滴。”采访吴孟超院士时,他95岁高龄一周还要上三次手术台,他说:“我要背着更多的病人过河,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了我为什么回国、为什么入党、为什么参军。”在烈士张超的告别仪式上,妻子张亚把自己的一缕头发塞在张超胸前的口袋里说:“下辈子我还要嫁给你。”他们的女儿含含2岁3个月,看到爸爸灵堂上的照片,突然哭着说要找爸爸。张超走后的那一段时间,女儿只要看到妈妈闭着眼睛睡觉,就使劲儿拍打着她的脸说:“爸爸睡觉觉了,妈妈别睡!含含怕,妈妈你起来。”

国庆前夕,我再次回访了张亚一家,她说含含现在不会吵着要和爸爸视频了,想爸爸时,会默默把爸爸的照片捧在胸前。看到有飞机飞过,她会指着天空说:“爸爸,那是含含的爸爸……”

每每回想起这些画面,总会心生敬畏,热泪盈眶。这些默默坚守,这些热血出征,这些生死别离,使我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我的生命也在一次又一次采访中净化和升华,成长和茁壮。

▲“新春走基层”——与边防官兵共度除夕之夜。

2

用心用情探索实践,学讲好故事

在演讲稿动笔之初,我用三个问题,来寻找跟“当下”和“你我”最紧密相连的故事素材。

广大读者和观众最想了解部队什么情况?

70华诞庆祝活动中国军人的高光点在哪里?

军事记者相较其他记者可以有哪些不一样的表达?

我给出的答案分别是:这支军队能不能打胜仗、70周年大阅兵和战地报道。因此,在选拔赛和晋级赛阶段,我的稿件使用“阅兵+反恐”“平时+战时”的整体布局。

故事的核心是“人”,选择什么样的个体命运,去解读和回答宏大命题?设计什么样的创意切口,才能捕捉到时代风向?

国庆期间,正是阅兵报道铺天盖地的时候,和大家一起蹭热点报道将军领队、女兵方队?还是铺展开来讲讲阅兵村的风、花、雪、月?如何另辟蹊径,从独特的角度设置悬念?几个回合下来,团队最终选择了盛同杰和肖争妍这两个没有通过天安门的阅兵方队成员。

故事中的戏剧性与悬念

肖争妍很优秀,她是三等功荣立者、是北京青年榜样、还是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4岁的她一路顺风顺水屡获殊荣,却在她最想再立新功的阅兵场“遭遇阻击战”。

从西沙出发时,一个人、一个背包、两只皮箱,就像孤独骑士冲向未知的战场。作为西沙唯一的女兵代表,她深感责任重大。阅兵场如战场,并不会因为“典型”而照顾,并不会因为“唯一”而仁慈。肖争妍从海岛到大陆的“水土不服”;“十二分努力”仍不尽人意的身心交瘁;亲人离世的痛苦与挣扎、选择留下的坚定与执着,都将故事的戏剧性一步步推向高潮。

盛同杰是拒绝采访的,就在我们采访前不久,他朝夕相处的战友突遇飞行事故牺牲,采访对于他来说,也从“小事”变成了“闲事”。

他说:“边防海岛和高原官兵真需要你们去宣传,我们飞行员在待遇上、生活上没那么难,只是承担了些风险。”

我说:“典型的意义不在于标榜个人英雄主义,是通过你讲陆航人的故事,讲中国军人的故事,起到示范、带动、导向作用。”

他说:“赞同,你可以选择一个典型,但我不是……”

做盛同杰的工作用了近1周的时间,每天都有各种理由拒绝“多说两句”。1周后,他被我的固执逗乐,说:“你们记者这么难吗?”出于“怜悯”,他勉强接受了采访。

我们与他一起训练、开会、用餐、进场飞行,几天下来,我们采到了最生动鲜活的第一手素材,同时也打消了他的顾虑,获得了他的信任,走近了他的内心。

作为安全飞行3000多个小时的特级飞行员,只要他提出“主飞”的要求,组织一定会考虑。但他却说:“生活总有主角和配角,把更多机会留给年轻人吧。”谁不想飞过天安门?谁不想迎接鲜花和掌声?谁不想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这个军龄23年的老兵,正如泰戈尔的诗句“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用心去“体验”,才能捕捉到采访对象最真实的一面;用心去“呈现”,才能抓住需求核心抵达观众内心。

故事中的细节与节奏

采访中,肖争妍的善良和明亮、乐观和坚强一次次感染着我们,她故事中的细节也让我们几度湿了眼眶。

由于肖争妍韧带受损和膝盖囊肿,脚指头轻轻一动,疼痛感便蔓延至整条腿,每天夜里都疼得难以入睡。队里的军医说:“你打报告退出吧,再练下去伤势会更严重,怕是忍不了的。”训练场上正步踢腿是重点训练科目,战友疑惑地问:“这么砸地,你的腿不疼吗?”她说:“疼,但砸麻了就不疼了。”

提到她哥哥的离世,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她紧闭着双唇,眼泪像晶莹的珠子,吧嗒吧嗒地滴落,我能感受到一种克制的疼痛随着她的血液在升腾。午后的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她依旧坐得笔直,空气中弥漫着咸涩的味道,让我们都有些喘不过气来。我站起身,将两张面巾纸,分别递给了肖争妍和摄影师。

西沙与首都隔着千山万水,肖争妍最大的梦想就是从阅兵村走到长安街,代表中国女兵和西沙将士向三军统帅喊出那一声“主席好”。她说:“撸起袖子加油干,卷起裤腿拼命踢,我愿拼尽全力训练,请祖国随时挑选。”

▲邢晋和故事主人公肖争妍在阅兵村。

3

军事记者,真正的检阅在战场

“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阅兵有结束,备战无穷期。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途上,每一名军人都是受阅人,每一天都在训练场备份。即使在和平时期,他们依旧在各自的战位上,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接受着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一个初秋的深夜,熟睡中的我接到紧急命令,追踪雪豹突击队参与的一项捕歼任务。战友们要在1300平方公里的深山大漠中搜寻暴恐分子行踪,歹徒凶恶残暴且持有武器,如不及时肃清,后果不堪设想。直升机在雪山、峡谷、河道、戈壁间穿行,山中地形复杂,沟壑遍布,大部分山峰几乎呈七八十度角,搜索难度可想而知。迎接我的是雪豹突击队副政委逯武业,第一次见面时,他已带队连续翻越5座高山,搜索近15个小时。老逯一低头有些难为情地说:“记者同志,别离我们太近,已经一个月没洗过澡了,身上的臭味自己都受不了。”他和战士们生起篝火席地而坐,将作战靴里的冰水倾倒而出,又从背囊里翻出石头块似的干馕大口地咀嚼着。捕歼任务进行的50多天时间里,他们每个人都穿坏了5、6双作战靴,在齐腰深的冰水里跋涉,在海拔3000多米的雪地里执行夜间潜伏任务,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在随队行动中,我随老逯一边搜索一边向前挺进,没走多远便是一条贴着峭壁的巴掌宽的窄道,而窄道下面就是万丈深渊。想到这些天已经有40多名战友摔伤,有8匹运送物资的马坠崖摔死,我不由得手心冒汗,屏息凝神一点点挪步,快抵达终点时,脚下的渣土突然松动,许多碎石块噼里啪啦掉下悬崖,我脚下一滑,身子瞬间失去了控制。“邢记者”,老逯眼疾手快一把拽住我的胳膊。千钧一发,晚一秒就有可能骨肉分离,天人两隔,而这样的情景,特战队员几乎每天都在经历。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也让我切身感受到老逯和战友们的艰辛不易。

我问老逯苦不苦,他腼腆一笑:“干的就是这个事,习惯了。我知道身后有眼睛看着我们,往大里说,那是祖国和人民。”

作为一名军事记者,我有幸纪录他们的故事,纪录他们深刻在大地上的足迹。军事记者也是战斗员,在训练一线、硝烟战场,在海岛哨卡、大漠边防,哪里有任务我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是战场我们就战斗在哪里。这是我们存在的理由,也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一生只做一件事,半生流泪终不悔。脚下有泥,心里有光,才能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记者,才能讲出有思想、有力量的好故事。

喜欢|36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