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国际舆论,精准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

作者:孙明
来源:对外传播
2019-11-25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际舆论对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关注进入新阶段,热情、力度、广度、深度不减,通过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部署、重要主张观察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政策走向,深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不断勾勒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大国领袖形象以及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国际社会期待从中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钥匙和密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理论贡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这一伟大思想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科学理论指导。同时,这一伟大思想以宽广深邃的历史视野、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勇于担当的大国胸怀,鲜明阐释了中国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这是中国向国际社会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也是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

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和强烈共鸣,在全球也广受各方关注。国际社会将这一伟大思想作为读懂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窗口,认为这是中国为2050年建成经济和军事强国所提出的蓝图目标。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亚太项目负责人、中国问题专家巴泰勒米·库尔蒙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建设当代中国的根基,也是理解中国发展远景的关键。这一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创新,体现出中国领导人希望将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政党。”因此,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从中寻找“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为什么能”以及“中国共产党向何处去”“中国向何处去”的答案。

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国际舆论可以发现,2012年至2017年,境外媒体更为关注中国领导人的个人风格和领袖魅力,这一点在涉及高访的报道中表现尤为明显,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国际社会对深入了解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以及中国领导人的渴望。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国际舆论的关注开始从第一个五年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将带领中国走向何方、中国发展将给世界带来什么”,转为第二个五年之初的“中国领导集体将如何深化国内改革继续中国奇迹、发展起来的中国将如何与世界相处”。也就是说,国际舆论对中国领导人的关注逐渐转为深入分析解读执政理念与具体实践,关注的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特别是在全球性问题日益复杂凸显的当下,国际社会期待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寻解决世界面临共同难题的关键钥匙,将这一伟大思想视为应对全球各国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推动共同发展、建设美好世界的国际公共产品。国际社会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渴望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发现既能加快发展又能保持自身独立性的成功密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主性和稳定性为所有发展中国家树立参照榜样,为那些在保持独立前提下努力加快发展步伐的国家和民族提供成功范例。

二、全面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准扶贫、外交战略、经济发展三大领域备受国际舆论关注

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这些均被境外媒体视为既彰显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领导地位,也凸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和指引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扶贫开发、生态文明、新闻宣传等方方面面。据专业数据库统计,其中有关扶贫、外交和经济的内容最受外媒关注。

1、中国精准扶贫具有强烈国际感召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不断创新方法和理念,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数据显示,中国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就,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连续6年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当前,中国的扶贫不仅是世界减贫事业的一部分,而且精准扶贫已经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时代名片。国际舆论积极评价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赞赏中国减贫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中国减贫经验是“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点赞中国作为全球减贫“火车头”为脱贫减贫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发展中国家媒体更是多持学习和赞赏的态度来报道中国减贫成就,对中国减贫扶贫经验的总结深入且到位。在分析中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时,外媒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二是新时期脱贫攻坚工作十分注重创新,“精准扶贫”战略就是重要成果之一;三是中央前所未有的财政支持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保障。从国际舆论反响看,中国减贫扶贫的经验具有强烈的国际感召力。

2、中国外交新局面提升国际影响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担当大国责任、参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型国际关系作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平台和路径,正在受到国际舆论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热议。国际舆论着眼习近平主席作为国际舞台上大国领袖的独特魅力,赞赏中国领导人在处理国际事务、应对全球问题中所展现的自信担当;透过习近平主席重要出访和重大主场外交活动等外交实践、习近平主席涉外主旨演讲和蕴含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作中的外交理念,以及有效搭建的新的外交平台和外交路径,密切观察习近平外交思想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引领地位和旗帜作用。国际舆论能够理性看待人类命运共同体相比西方“零和”思维的优越性、相比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全球观,积极评价“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型国际关系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互支撑与助推作用;同时对中国在国际事务和热点问题上的积极参与及表态予以客观评价,肯定中国在全球性问题上展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和责任担当,认同中国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努力在热点地区推动和平与安全进程。

3、中国经济发展彰显国际领导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指引中国走向富强提供了行动指南,同样受到国际舆论的热议与期待。境外媒体和专家学者在报道和研究中频繁提及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和重要讲话中所阐释的重要理念,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中求进”“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等等。舆论高度肯定重大政策理念引领中国经济稳中求进,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开放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突出中国经济形势整体企稳向好,强调中国的“秘方”是以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来引导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国际舆论热议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能否继续发挥全球经济发展引擎的作用、中国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继续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等等,普遍认为中国已经塑造出“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支持者”的形象。

三、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准国际传播的四点建议

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的成果和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向世界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故事。

1、丰富传播内容,重要思想同家国情怀并重。作为国家掌舵者、人民领路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之所以能够发生如此深刻的巨大变化、取得如此公认的巨大成就,本质原因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这一点已经成为诸多国际政要、媒体智库的共识。相比之下,外国普通民众对此的了解仍然有限,引导外国民众走近习近平总书记本人,有助于前者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因此,国际传播既要侧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讲好这一重要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要侧重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风范、人格魅力和家国情怀,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的个人经历,进一步塑造习近平总书记是当代中国政治家、改革家的形象。

2、明晰传播对象,精准对接国际需求。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历和背景极为相似。这些国家非常关心中国现代化之路能为自身提供何种借鉴与启示,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巨大的国际需求。但由于每个国家的发展程度、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迥异,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阶段和需求侧重点也不同。只有深入研究对象国需求,才能提升国际传播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对于陷于经济发展困境的发展中国家,宜重点宣介经济理念;对于深陷“贫困泥潭”的非洲国家和地区等,可重点宣介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对于对中国崛起存在疑虑的部分周边和西方国家,习近平外交思想则提供了强大的方向性指引。与此同时,针对每个国家的不同传播对象,如政要、学者、青年群体、普遍民众等,也要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策略。简而言之,深入分析和了解传播对象,方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拓宽传播渠道,用好新媒体新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越来越成为外界获取中国信息的重要渠道。据统计,2018年,微博微信两大社交媒体作为消息源被外媒转引次数仅次于新华社和《中国日报》。因此,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要综合运用各种对外传播载体,包括互联网、报纸、期刊、图书、广播、电视、移动和社交媒体、文化活动等等;创作各类适合新媒体平台传播的产品和内容,多生产制作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多语化的国际传播产品,根据渠道特点和受众阅读及收视习惯展开全媒体传播;结合新闻事件和国际热点,找准宣传切口,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融媒体形式及时、主动、内嵌式展开传播。

4、创新传播方式,构建传播新格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在传播手段和方式上日趋灵活多样。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对外传播为例,该书出版以来在海外持续热销,受到外国政要、专家学者及各阶层民众的一致好评,许多人将其视为了解当代中国发展的“密钥”。该书热销的原因之一在于契合海外读者希望寻求中国经验的需求,符合海外受众的阅读品味。该书不但体现专题形式,脉络清晰,而且采用朴实、生动的表达风格,运用讲故事、引经典、借形象、用俗语等方法,易于被海外读者理解。因此,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需要继续在创新传播手段上下功夫:将概念化作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故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以小故事折射大主题;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百姓安居乐业来反映中国新时代的新变化;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易于理解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表达进行海外传播。

喜欢|36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