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故事与战略定力——关于“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几点思考

作者:刘蓉蓉,郭信峰
2019-09-26

阳春四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也是又一次全球瞩目的世界盛会。自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经过五年多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一带一路”倡议正在逐渐走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

阳春四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也是又一次全球瞩目的世界盛会。自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经过五年多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一带一路”倡议正在逐渐走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用习近平总书记本人的话来说,就是“绘就了一幅‘大写意’”,接下来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一带一路”建设宏伟蓝图的全面铺开、精耕细作、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的对外传播也要在深度、广度、信度和效度上实现转型升级。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的传播水平与国家战略的需求以及国际社会的关切之间还有一定的“落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具体来说,就是要打造准确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中国价值的新概念标识,针对新概念标识搭建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易被国际社会接受的解释框架及意义体系,同时在话语的对外表达,尤其是讲述中国故事的理念和方法上加强创新。有学者提出,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上受到的强烈关注,就是这个概念取得成功的体现,但这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当前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仍存在诸多疑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更是针对倡议不断抛出“新殖民主义”“债务陷阱论”“破坏环境论”等论调。面对外界的种种疑虑甚至是恶意攻击,如何改进“一带一路”对外传播战略,构建融通中外的“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使国际社会能够更加准确、有效地接受并理解相关信息,成为摆在我国外宣媒体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一、如何构建逻辑自洽的“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

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就要理清“一带一路”官方的阐述话语体系,或者说要明确“一带一路”的内涵和外延。一些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的“一带一路”官方阐释还没有完全形成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用一系列“是什么”与“不是什么”对倡议进行了阐释,包括“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不是对外援助计划,而是共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倡议”等等。这些阐释为“一带一路”这个概念搭建起了一个解释框架和意义体系,但是由于这个解释框架的延展性,或者说因为它的外延在不断发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媒体建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带来挑战。笔者认为,媒体需要将这些“是什么”与“不是什么”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析,研究其中的话语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进一步探索构建用于媒体传播的“一带一路”话语体系,而媒体的这个话语体系一定是以官方话语为母体、能对接国际话语、逻辑自洽且易于境外受众理解的一套话语。另外,“一带一路”这个概念提出至今,先后用了战略、构想、倡议、建设、进程、框架、国际合作等词来对其进行定性,在传播的过程中究竟用哪个词对“一带一路”进行描述可以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更能够让西方话语接受,也是外宣媒体在构建传播话语体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进行抹黑的话语框架是什么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国媒体想要建构中国的“一带一路”对外话语体系,就必须要弄明白其他国家的媒体报道“一带一路”的叙事框架是什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发展中国家的媒体和以英美为首的发达国家媒体,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以“一带一路”具像化的“五通”来说,“一带一路”建设这五年取得的成绩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因此围绕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内容批评比较多。仔细梳理西方媒体涉“一带一路”报道的议题清单和叙事框架可以发现,以英美为主导的西方媒体基本以西方民主、自由、市场、人权、环保五大叙事框架来报道“一带一路”。西方媒体常常通过具体的人物、故事、项目来架构叙述体系,总是通过一个具体的人物作为小切口,来探讨这个项目给当地民众、当地企业、当地社区带来了什么样的不良影响。

目前,针对“一带一路”最常见的抹黑论调是“债务陷阱论”,外媒对中国宣布对非600亿贷款援助、中巴经济走廊合作、斯里兰卡港口建设等报道都是围绕这一主题。为什么西方会关注“债务陷阱”?有专家分析,这是因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由美国波及到欧洲,使得欧洲国家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当中,今天欧洲的一些国家,包括希腊、爱尔兰等,依然深陷债务危机之中。所以西方媒体报道中国“一带一路”相关故事时,往往会基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基于自己的叙事框架体系来构建这个故事体系。

三、如何提升“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海外贴近性

新华社社长蔡名照曾指出,新闻有一个基本规律就是接近性,与传播对象国越接近,与传播对象国的新闻越接近,报道的吸引力就越大。聚焦到“一带一路”的对外传播上,借鉴信息传播的比较联系理论,可以有这样三个角度:

第一是比较,西方的媒体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总是有误读,甚至难以理解中国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有什么样的图谋。其实,为了将这个故事讲得更有接近性、相关性,我们可以找“中介”。“一带一路”倡议要讲给外国受众、智库和政府听,这个中介就是其他国家提出的类似“一带一路”的计划。实际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早于中国提出过类似概念和设想,比如美国国会于1999年通过了“丝绸之路战略法案”,2011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也提出了“新丝绸之路计划”;2014年9月蒙古提出了“草原之路”等。这些计划都与“丝绸之路”紧密相关,其内涵外延和“一带一路”倡议有重合交叉之处。在对提出类似构想与计划的国家的民众进行传播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对象国提出的类似计划勾连起来,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也更利于对象国受众理解什么是“一带一路”倡议。

第二是联系,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对象区域、对象国内容相近的发展战略和计划联系起来。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开始重视发展,重视发展就有相应的发展计划、发展战略,比如欧盟2008年金融危机后,提出了“容克计划”,俄罗斯提出了欧亚经济联盟,哈萨克斯坦提出了“光明之路”,非洲提出了“新伙伴发展计划”,东盟提出了互联互通总体规划,非盟提出了非洲“2063年愿景”,肯尼亚制订了“2030年发展愿景”等。这样的一些计划有助于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落地,而且目前“一带一路”与其中一些规划的政策对接工作已经顺利开展。在传播中与这些区域和国家类似的计划或构想相联系会让受众感知到:其实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发展计划、一个发展倡议,与受众所在区域和国家的类似计划和构想没有本质的不同,只不过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从区域角度考虑发展,还从全球层面考虑发展,不仅对沿线国家开放,也对相关感兴趣的国家开放,是开放包容共享的发展计划、发展倡议。

第三是聚焦共赢,其中“一带一路”框架下第三方市场合作就是一个好的角度。第三方市场合作就是将中国的中端制造能力同发达国家的高端技术、先进理念结合起来,为第三国提供高水平、高性价比、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三方共赢”。2015年中法两国总理举行会谈时,双方共同发表了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联合声明和中法核能合作联合声明,这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上首创性的提法。第三方市场合作可以说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新路径和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对于推动我国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促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助力发达国家开辟互利共赢空间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第三方市场合作正在稳步推进,未来随着合作的深入,里面会有很多精彩鲜活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对“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最好诠释,我们应该着力对外讲好这些故事,这有助于赢得利益攸关的西方受众和媒体对“一带一路”项目的理解和支持,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西方媒体的抹黑攻击,即所谓“变被动为主动,化敌为友”。

四、如何挖掘“一带一路”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用“是什么”“不是什么”对“一带一路”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阐释,而每一个“是什么”“不是什么”背后必定蕴含着相应的事件、人物、项目和故事,媒体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些故事并讲给海外受众听,让他们理解:为什么“一带一路”是“这个”而不是“那个”。传播实践证明,宏大的主题或概念,必须通过具体的人物、故事和项目,通过具像化、具体化、可视化的报道手段,才能让海外的受众真正听得懂、听得进、听得信。例如近年来,新华社利用其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支网络,将“一带一路”这样的国家倡议、综合规划化解为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当地案例,用事实和有温度的故事讲述“一带一路”给沿线国家带来的发展变化,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这些报道最后被汇编入《“一带一路”100个全球故事》一书中,出版了包括中、英、俄、西等七种语言版本。

还有专家建议,媒体可以考虑与资源丰富的高校机构合作,建立“一带一路”故事库,按照国家区域收集储备人物项目故事。比如来华留学生与“一带一路”的故事,这个群体如今已经越来越成为“一带一路”发展的新动能。另外,还可以通过中国在海外政界的老朋友和一些汉学家的视角,展现中国的发展变化和文化精髓,我们要寻找“一带一路”中真正热爱中国文化的政商各界精英,寻找各方利益交汇的最大公约数。

五、如何使用“他者视角”讲述“一带一路”故事

对外讲述“一带一路”故事时要善用“他者视角”,包括对象国普通民众、企业、政府及学者的视角,这是大多数传播学者和从业人员的共识,因为这样做常常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尼日利亚是西非的纺织业大国,但是中国大量的物美价廉的纺织产品进入尼日利亚后,尼日利亚的纺织业基本破产,为什么尼日利亚的纺织业会对中国的企业进入尼日利亚产生那么大的抵制?中国的企业有没有想到帮助当地的纺织业转型升级?从所在国当地企业公司的角度考虑,中国的“一带一路”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从这些角度讲故事,即便是对中国来说略显“不利”的话题,也会因为切中了对象国受众的“敏感神经”,而让他们愿意听、听得进、听得懂,也压缩了他们负面猜疑的空间。

另外,用“他者视角”讲“一带一路”故事还应该多借外籍人士之口。对于这一技巧,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外宣媒体,以及一些地方媒体早已运用得驾轻就熟,取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例如新华社推出的微视频《新华社外籍记者说:单车上的“一带一路”》就是以外籍记者海伦骑单车穿越沙漠、古镇、港口、铁路、工厂、城市的旅行,串起了一个老外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和理解,对海外网民来说既有带入感,又有亲切感,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引起强烈反响。又如广东地方台这两年做了一系列的纪录片--《丝路:沙与海的交响曲》《一个美国制片人眼中的海上丝绸之路》等等,这些纪录片都是以他者的视角,而不是以我的视角来建构叙述体系的,传播效果自然就会很好。

六、“一带一路”对外传播中如何实现精准传播

“一带一路”沿线至少包括四种文明、近百个国家和上百种语言,由于每个国家所处的环境、自然条件、宗教、语言、民族和政治制度不大一样,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关切、诉求与疑虑不尽相同,对外传播的接受条件、接受习惯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的对外话语若采取“一套内容,多方传播”的方式,容易在具体传播中出现偏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针对不同受众和不同话语基础的国家,应该考虑受众最基本的认知逻辑,运用比较人类学和比较政治学的视角,了解受众的需求,把握他们的习俗禁忌,挖掘不同的友好交往历史,通过有差别的故事来进行精准传播。“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非常多,区域广阔,包括稍微发达一点的、中等和不发达的,这个群体非常庞杂,不能大水漫灌,要点对点的滴灌。

七、“一带一路”对外传播中为何要保持战略定力

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要有自己的战略定力、战略自信和战略步骤,中国媒体对外传播“一带一路”倡议也要有自己的战略定期、战略自信及步骤,不要被西方媒体牵着走,不能西方媒体一“风吹”我们就“草动”。面对中国的复兴和崛起,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改变东西方力量的对比,也将改变国际经济秩序。现有国际秩序中的守成大国呈现给世界的价值观,或者说西方发展模式,已经遭遇到中国发展模式的挑战,他们对中国的发展是有一种战略焦虑的,这种战略焦虑体现在国外媒体、学者、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上,所以中国要有自己的战略,按照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好好讲述“一带一路”故事。

喜欢|36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