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从实验室出来,一会儿还得回实验室一趟。”前不久的一个晚上,9点左右,远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张焕腾给记者打来电话,语气中带着些许疲惫。
虽然已经身处大家心中的中国医学最高学府,但出身贫困家庭的他,始终追着心里的光,珍惜并续写着人生来之不易的逆袭。
“不能让一次失利改变我的人生!”
张焕腾家住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深受“焦裕禄精神”的熏陶。
2014年,自幼成绩一直优秀的他,在中考时却没有如愿被提前批省级直属高中录取,他认为这是一次意外失利,尽管过了所有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
看着贴满墙壁的奖状,患病在床的母亲和奶奶,还有辛苦务农操持家庭的父亲,虽然张焕腾内心充满了不甘,但更多的却是对家人的愧疚,觉得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万念俱灰之际在一些亲戚的经验劝说下进入中专学校就读,他们觉得这样可以早点学会一技之长撑起这个贫穷的家。
在很多人看来,张焕腾学业大概率要止步于此。
但是,好强的他不愿向命运低头。“不能让一次失利改变我的人生!”在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就读的三年中,张焕腾始终憋着一股劲,内心也反复提醒自己,“不论在哪里,只要好好学习同样能闯出一片天地。”
在校期间,张焕腾不仅考过年级第一名,还多次获得助学金、奖学金,成绩特别突出。他的努力和学习态度,老师们都看在眼里,纷纷建议他尝试参加普通高考。
复习不到半年,张焕腾就考上了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每天早睡早起,从不迟到、旷课,为更好地听讲,他上课一直坐在前排……这是张焕腾在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三年学习的日常。
由于家境贫寒,每到寒暑假,当同龄人都在享受假期生活的时候,张焕腾不得不在外打工挣钱。为了多挣点钱,15岁时就拉过电缆线,在盛夏时节站在快要没过头顶的草丛间,被咬得浑身是包,痒得睡不着觉。
17岁时,进入电子厂务工,在流水线上一站就是10几个小时,连休息吃饭都要掐着时间。为了贴补家用,张焕腾还在餐厅当过服务员,工作时间全程无休,到了饭点饿得不行,该吃饭的时候又累得什么都吃不下。
“我要考研,继续深造!”
在同学和朋友眼中,张焕腾是一个坚强而又自立的人。虽然穿得衣服有些破旧,但洗得干干净净。在学校食堂吃饭,永远只点最便宜的菜,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从不浪费一粒粮食。
除了上课之外,很少在图书馆之外的地方看到他的身影。在大学期间,张焕腾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费全免等资助。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张焕腾通过重庆市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考入了重庆医科大学。在重庆医科大学就读期间,“我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很明确,我要考研,继续深造。”回忆起那段日子,张焕腾的话语依旧坚定有力。
他确定了自己考研目标院校,人们心目中的中国医学最高学府——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去年考研,张焕腾终于如愿以偿地收到了拟录取通知。
#中专生男孩考上清华#很快登上了全国热搜的第二名,他的故事也被人民日报转发点赞。他的同学们也纷纷来问:“是不是你?恭喜你上热搜了!”对于一下子”火了“,张焕腾觉得自己也没有那么好,有些不好意思。
之后被问起最多的就是:为什么选择学医?
“妈妈和奶奶都曾经瘫痪在床,我只恨自己没有能力帮助她们再次站起来。”张焕腾对于2020年奶奶的去世非常难过,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和她们一样的残疾人,他才报考了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医,或许能帮助更多人。
命运给了他一手烂牌,他却不自弃、不屈服,从中专、大专,再到本科、硕士,他迎难而上、一路升级的过程,饱含着辛酸与汗水,也充满着坚定不移、永不妥协的力量。
心有阳光,逆风飞翔,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网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