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7日,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在济南高新区正式揭牌启用。中心装备国内首台全部采用国产自主中央处理器和系统软件构建的“神威蓝光”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能够采用自主中央处理器构建千万亿次计算机的国家。

从只能进口到全部国产,作为我国首台全部采用国产CPU和系统软件构建的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对我国超级计算机来说称得上是一座里程碑。

宏观到宇宙起源,微观到病毒研究,超级计算机在军工、国防、医药、工业方面都有广泛应用。然而,造不出性能好的CPU曾一直是我国计算机业的一块“心病”。没有“中国芯”就没有独立自主的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安全,对超级计算机而言更是如此。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我国的天气预报、石油勘探等行业急需一批高性能计算机。由于没有能力制造自己的高性能计算机,国家只能花巨资从国外进口设备。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怡濂回忆,过去我国进口高性能计算机一直受到严格限制,一些国家要么不允许出口,要么只出口已经过时的产品,即使机器卖给中国了,国外厂商以“技术保护”为由,将设备安装在透明的玻璃机房中,禁止中国人入内。

“玻璃房子”的经历让我国科研工作者刻骨铭心。为发展自己的高性能计算机,我国先后启动了若干研制高性能计算机的宏伟计划。1992年,国家科委批准组建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金怡濂院士担任总设计师,主持“神威”巨型计算机系统的研制。20年来,“神威”完成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相继攻克了存储墙、能耗管理、系统可靠性以及并行计算效率等诸多挑战。

2010年,在“十一五”“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高效能计算机及网格服务环境”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国家并行计算机中心启动了“神威蓝光”高效能计算机的研制。经过一年多的研发建设,实现了从十万亿次、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的跨越。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