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女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 迟到20年的遗书催人泪下

  • 故事人物
    • 赵一曼
  • 故事地点
    • 中国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尚志市
  • 故事年代
    • 近代
  • 故事来源
    • 人民网
    • 吉林日报
  • 发表时间
    • 2016-08-02

赵一曼牺牲后,当时这封家书并没有立刻到达孩子手中,而是被当时日伪“滨江省警务厅”用日文记录了下来,放到档案里。

1936年8月2日,年仅31岁的赵一曼英勇就义。

赵一曼是四川省宜宾人,原名李坤泰。她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就在学生中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秋天,她受党的派遣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一年后回国,先后在上海、湖北、江西等地做党的工作。“九·一八”事变以后,党又派她到东北从事抗日活动。赵一曼先是在哈尔滨满洲总工会做组织工作,后又担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由于哈尔滨党组织遭到敌人的破坏,她被派到珠河中心县委。在那里她积极发动群众,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斗争。

1935年秋天,赵一曼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第三军主力转移后,她率领第二团留守在珠河根据地,继续开展游击战争,以牵制敌人的兵力。部队在滨绥铁路北边的一个山沟里作战时被敌人包围。赵一曼和战士们经过一整天的血战,击退敌人多次进攻,但终因寡不敌众,弹药不足而失败。赵一曼身负重伤,被敌人俘虏。由于她伤势很重,敌人怕她很快死去,便连夜进行审讯。敌人问不出口供,就用马鞭子抽打她的伤口,但她坚强不屈,怒斥敌人,毫不动摇。敌人并不死心,为了得到她的口供,把她送到医院治疗。在医院里,她耐心地对护士和看守进行宣传教育,终于把他们争取到自己一边。1936年6月28日,她与护士和看守一起逃了出来,不幸又被敌人追捕回去。敌人施用各种酷刑折磨她,但她始终没有泄露一点党的机密。敌人从赵一曼嘴里得不到任何东西,决定把她押解回她曾经工作过的珠河。在从哈尔滨开往珠河的火车上,赵一曼给自己的儿子写下了遗书。1936年8月2日,在黑龙江省珠河(现尚志县),赵一曼被敌人杀害,那年她才31岁。

牺牲前,赵一曼给孩子宁儿留下一封家书,如今读来,依旧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这是一封天底下最真挚、最朴实的一个母亲临刑前给孩子的家书。读之,天地为之动容,山川为之流泪。而这封家书当孩子宁儿看到它的时候,已经迟到了整整20年!赵一曼牺牲后,当时这封家书并没有立刻到达孩子手中,而是被当时日伪“滨江省警务厅”用日文记录了下来,放到档案里。解放后,开始调查抗联战士的真实身份,但赵一曼的身份信息已经被日军销毁。后来,一部讲述赵一曼的电影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赵一曼”被一位老乡认出,组织上才联系到在北京的“赵一曼”丈夫陈达邦,陈达邦带着儿子赶去,才知道自己的妻子就是赫赫有名的女将军赵一曼,而这已经是1956年的事情了,这份尘封在档案室里的家书,20年后才与赵一曼的孩子宁儿见面。

收藏
喜欢|
网友评论
{{remnant}}/300
还没有评论,快来占领沙发吧~

最新评论

{{item.uname}} {{item.createTime}}

{{item.content}}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