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宁德:帮助民主党派同志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 故事人物
    • 习近平
    • 姚智梅
  • 故事地点
    • 宁德市
  • 故事来源
    • 学习时报
  • 发表时间
    • 2019-06-10

习书记在统战工作上站得高、看得远,提出的这些思路和举措,一下子为我们在宁德开展好统战工作指明了方向,打开了思路,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感觉心里更有“底”了。

故事摘编自《学习时报》的文章《“习书记倡导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习近平在宁德(九)》,发表时间为2019年06月10日。故事讲述人——姚智梅。姚智梅曾任宁德地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1988年到1990年,习近平同志在宁德任地委书记,我当时是地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和他共事、相处了两年时间。

在他的亲切关怀下,宁德1988年12月成立了第一个民主党派组织——民盟的地区委员会。他不仅亲自出席成立大会,还和彭丽媛同志一起参加了当天晚上举办的民主党派代表联欢会,拉近了和民主党派同志的距离。之后,其他民主党派组织也一一建立起来了。每次中央有民主党派的领导同志到宁德考察,他都对相关活动进行亲自部署,活动期间亲自陪同、亲自汇报。

他还建立了地委领导班子与民主党派组织挂钩、对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定期走访制度,每半年或一个季度到自己挂钩的民主党派听取意见,和一些民主党派负责人、知识分子、老同志谈心。

他对民主党派遇到的难题非常关心,对帮助民主党派同志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态度也很明确。有一件事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民盟有位老同志,早期革命时参加过我们党的地下工作,但新中国成立后不知道什么原因,民主党派人士名单中没有他的名字。他提出,要求组织“在政治上恢复名誉,生活上给予照顾”,但由于依据不足,我们感到有些难办。习书记得知以后,亲自过问这件事,了解前因后果之后,与我们统战部门的同志谈心时说:“虽然这位同志提出要解决国家干部身份的依据不足,但从实际来看,这位老同志参与过宁德解放事业,参加过革命工作,做过一些贡献,我们应该对他的晚年给予关心和支持。首先要在政治上落实他的政策,为他平反。生活上虽然解决不了享受国家干部的待遇,但可以与民盟协商,帮助协调解决他安度晚年的问题。”

这件事,当时不仅当事人非常满意,在整个宁德的民主党派当中也引起强烈反响,对调动他们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习书记在统战工作上站得高、看得远,提出的这些思路和举措,一下子为我们在宁德开展好统战工作指明了方向,打开了思路,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感觉心里更有“底”了。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