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是红线,规矩明底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8900多万党员的党,守纪律、讲规矩,极为重要。习近平引用这句名言强调,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在《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战国吕不韦及门客的《吕氏春秋·自知》中有这样的内容: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夫人固不能自知,人主犹甚。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意思是:要想知道平直与否,就必须借助水准墨线;要想知道方圆与否,就必须借助圆规矩尺;君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就必须任用直谏之士。前两句采用比兴手法,以引出第三句所要讨论的话题——“自知”。“直士”就是使君主自知的“准绳”和“规矩”。
“准绳”和“规矩”原本表示具体的测量和绘图工具,后表示抽象的“准则、法度”之义。古代文献中,常将二者对举或连用。如《孟子·离娄上》:“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通‘圆’)平直,不可胜用也。”《管子·七臣七主》:“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夫矩不正,不可以求方;绳不信(通‘伸’),不可以求直。”现代汉语中,“规矩”一词常用来表示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也形容一个人行为端正,合乎标准或常理;“准绳”一词则用来比喻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或标准。
纪律是红线,规矩明底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8900多万党员的党,守纪律、讲规矩,极为重要。习近平引用这句名言强调,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近年来,无论是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还是湖南衡阳贿选、广东乐昌“红包腐败”等基层窝案,无不折射出乱了纲纪、坏了规矩的巨大危害。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准绳”“规矩”?习近平提出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第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第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第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摘编自《习近平用典·第二辑》,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年4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