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奉公

  • 故事人物
    • 刘秀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故事年代
    • 东汉

“克己奉公”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克己奉公,出自《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祭遵,字弟孙,东汉初年颍阳人。祭遵从小就喜欢读书,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刘秀起兵后,祭遵前去投奔,做了刘秀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他执法严明,不徇私情,为大家所称道。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真情后,依法对这小侍从处以死刑。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没想到祭遵竟敢处罚他身边的人,想要治祭遵的罪。

有人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

刘秀听了觉得有理,就没有治祭遵的罪,还封他为征虏将军,做了颍阳侯。

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他每次都将这些赏赐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他生活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财产,对自己的后事安排得也很节俭,不许铺张浪费。祭遵死后多年,光武帝刘秀仍对他克己奉公的精神十分怀念。

后来,“克己奉公”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