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存信:一座青龙桥 百年京张情

作者|金可
  • 故事人物
    • 杨存信
    • 杨宝华
  • 故事地点
    • 中国
    • 北京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北京学习平台
  • 发表时间
    • 2019-03-27

京张铁路在此以“人”字形折返式铁路爬坡。青龙桥车站站长杨存信在站台上值勤,几十年前,他的父亲也曾站在同一个地方执行相同的任务。这是首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干线铁路,今年将迎来110年华诞。

青龙桥车站站长杨存信在站台上值勤,几十年前,他的父亲也曾站在同一个地方执行相同的任务。 

又到山花烂漫时,杨存信忙着拾掇站里大大小小的角落。过两天,“开往春天的最美列车”S2线列车将载着大批的乘客,来观赏漫山遍野的山花。

这里,是老京张线上的青龙桥火车站,老杨在这里当了28年的站长。

京张铁路,承载着国人百年记忆。这是首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干线铁路,今年将迎来110年华诞。今年,京张铁路将迎来又一个奇迹,新京张高铁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世界上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化高速铁路。

“中隔高山峻岭,石工最多,又有7000余尺桥梁,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末有”“由南口至八达岭,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每四十尺即须垫高一尺”……110年前,詹天佑先生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艰巨任务。青砖灰瓦、木色斑驳的青龙桥站,正是这条超高难度的京张铁路发生“神转折”的地方。京张铁路在此以“人”字形折返式铁路爬坡。

生于斯长于斯。杨家父子两代,68年守护在青龙桥站。

1951年,杨存信的父亲杨宝华由北京列车段调到青龙桥站任站务工。当时,车站用的还是臂版信号机,晚上把煤油灯挂到信号机上,早上摘下来。没煤油了,就要步行好几十里路到延庆县城去买。小时候,杨存信给父亲送饭总是纳闷,“他怎么这么忙?”尽管家就在站旁边,但父亲根本没空回家吃饭。作为通往西北的干线铁路,当年小站每天要过32对列车。站里职工上厕所都得掐着点儿一溜儿小跑。

1981年,杨存信接班。上班不久,手扳道岔改成了电动的。屋里的设备更是由以前的手动操控改为电脑操控。杨存信眼瞧着铁路上跑的蒸汽机车变成了内燃机车,又变成了电力机车,如今更是跑上了和谐号动车。去年4月9日,长途列车经由京张铁路关沟段运行的历史结束,而一条新京张线正在地下掘进。如今,杨存信和同事每天主要负责S2线的接发任务。

57岁的杨存信保持着过去几十年的老习惯。每天早上6点多,就要开始准备接车、开早会、安排一天安全工作重点……忙完了,他总习惯在站里站外溜达一圈。站里的一个标识、一根钢轨,甚至栏杆,他都能如数家珍,将其历史讲解得一清二楚。

杨存信还陆陆续续“捡”回不少老物件。刻着苏州码子的里程碑,铸造于1898年英国产的钢轨等等。去年,老杨又给青龙桥站的小展室里增加了新展品——“京张高铁与青龙桥车站交会点下穿隧道石岩样本”“京张高铁地下八达岭长城站岩石样本”。将关于老京张和新京张的“记忆”,都留存起来。

“新京张高铁工程就在我们下方几米的位置施工,都能听到声音。”杨存信兴奋地指着脚下。没错,在老京张铁路青龙桥站“人”字形的地下,新京张高铁线将与老京张线立体交会,正好形成一个“大”字。“高铁隧道下穿了青龙桥站,这里是下穿段最浅处,仅4米。”

未来,在老京张铁路下方,地下102米处,震撼世界的京张高铁长城站连接北京与张家口,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设施之一。“2022年,我就退休了,一定要坐京张高铁去给冬奥会加油!”杨存信乐呵呵地憧憬着退休生活,但对自己相守一生的老伙伴儿青龙桥火车站,他还是分外不舍。“我有一个愿望,京张高铁开通后,希望青龙桥站能够伴随着新线走进新时代。”

“要说100多年前,詹天佑先生主持修建的是中国铁路的建筑奇迹。今天,我们铁路人则在创造铁路建设的一个个世界奇迹。今年,京张高铁就要试运行了,110年间发生的变化翻天覆地,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最好见证。”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