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2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
习近平在贺信中提到与“数字福建”的一段渊源:“2000年我在福建工作时,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部署,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福建在电子政务、数字经济、智慧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数字福建”的提出不仅深刻影响了福建发展,也成为了数字中国建设的起点。
厦门是习近平调任福建工作的第一站,习近平与数字福建的缘分就是从这里开始。“八山一水一分田”,上世纪80年代的福建,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十分落后。那时的厦门,打电话要到邮电局排队,电脑又笨重又稀奇,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基础处理,更不要提上网了。
“脚不够长,要借助顺风耳”。1998年初,习近平敏锐地捕捉到了信息化发展和数字科技制高点,并将之逐步细化为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施政战略。
2000年,刚从国外归来不久的欧亚科学院院士、时任福州大学副校长王钦敏的一封信引起了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的关注。
这封关于构建数字福建的建议书得到了习近平一整页纸的批示:建设“数字福建”意义重大;建设“数字福建”,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科技制高点之一,要科教兴省,必须抢占科技制高点。
批示仅半个月后,“数字福建”就被写入省委提出的“十五”计划纲要建议。两个月后,习近平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决定成立“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习近平亲任组长。
“让‘数字福建’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让人民群众分享‘数字福建’建设成果。”这是习近平当年提出的要求,也是“数字福建”追求的目标之一。
就在这一年年底,福州市鼓楼区的7个试点小区基本实现宽带网布线到户,网络接入率比原来提高5到10倍,初步构建起社区信息服务网络。服务内容包括电子商务、远程教学、电子娱乐、社区中介服务等,有几幢楼还安装了水电自动抄表系统。
当年习近平去社区视察时特别关心两件事情,一个是上网会不会快;二是远程抄表是否精准。这都是社区百姓最关心的的事情。他要求社区工作人员不搞花架子、不作秀,要扎扎实实做到“四个贴近”,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提供信息化服务。正是按照这个要求,鼓楼社区信息化才会一路走来,在全国社区信息化中独树一帜。就连北京、上海、深圳都一再派人来参观。(故事摘编自央视网的文章《习近平与福建的数字情缘》,发表时间为2018年4月23日)
网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