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21日,李先念因病在北京逝世。李先念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出生入死、历尽艰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李先念出生于湖北黄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很小就失去了父母。他种过地,放过牛,走上革命道路时,还是个木匠。1927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第二年他加入游击队。在革命斗争中,他逐渐成长为一个著名的军事家。从1931年开始,他先后担任红军团、师、军的政治委员,参加指挥了许多重要战役,为建立鄂豫皖和川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红军长征开始以后,李先念是红四方面军中一个军的政治委员,他率领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到达四川西部的懋功地区,实现了两大主力红军的会师。他还领导红军西路军部分将士忍着饥渴寒冷,浴血奋战,穿越祁连山和戈壁滩,转战到新疆,为革命保存了一批精英。
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率部在中原地区坚持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华东、华北部队作战和进军东北。
1946年7月,敌人包围中原解放区。李先念面对强敌,沉着果断,巧布阵势,迷惑敌人,顽强拼搏,胜利实现了中原突围。中原突围的胜利,震动了全国,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全国解放以后,李先念先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全国政协主席等要职,为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闻名中外的国务活动家,在党和国家的命运处在紧要关头时,处乱不惊、力挽狂澜,显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宏伟气魄。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同“四人帮”一伙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和叶剑英等同志精心筹划,顺应民意,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
粉碎“四人帮”以后,李先念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参与制定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1992年6月21日,李先念因病在北京逝世。
李先念逝世以后,遵照他的遗愿,人们把他的部分骨灰撒在了他曾战斗过的祁连山上。
晚年的李先念有两件事,让小女儿李小林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她回忆:晚年父亲身体欠佳,医生说要补充维生素,家里就每天给他榨一杯橙汁,当李先念知道榨一杯橙汁要五六个橙子时,心疼地说:“太浪费了,以后不要榨橙汁,吃两个就行了。”还有一件事,李先念在北京医院住院时,孩子们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就常到人民大会堂的餐厅去打一份汤,一份要花25元钱。李先念知道后,一再叮嘱说:“别去打汤了,太贵了。”
李先念一直是这样的人。解放后,他在湖北工作期间,生活条件改善了,早饭常常是一碗稀饭,一个馒头,一碟咸菜,中晚餐也不过是一荤一素一个汤,顶多再加个小碟子;当留客人吃饭时,也不加菜,只是数量多一点。1960年李先念回乡,只在县里停留了一天。为了防止县里在伙食上给他搞特殊,他亲自向县委负责人嘱咐“三不准”:不准炒荤菜,不准煮米饭,不准搞酒喝。从来到走共吃四餐饭,李先念同随行人员一样,吃的是荞麦粑和青菜炒豆渣。
不止是吃东西怕浪费,在穿衣打扮上更是如此。李先念是农民的儿子,他是从大别山走出来的,从小打惯了赤脚,参加革命后才穿上了草鞋和布鞋。1983年,李先念当选为国家主席,外事活动频繁,必须穿皮鞋,偏偏他最不爱穿皮鞋。警卫秘书曾庆林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把皮鞋放在红旗轿车里,抵达人民大会堂后,李先念在车上把皮鞋换上,会见外宾结束后进入红旗车,立即把皮鞋脱掉,换上布鞋。后来,李先念一直保持了这种习惯。
改革开放之后,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多次建议李先念赶上时髦,也做一套西装,但遭到他的坚决反对。他说:“为什么一定要穿西服,我看中山装就很好,我就穿中山装。”李先念一生从未穿过西装。
吃穿用看起来是小事,但却反映了李先念清正廉洁的品格,而这种品格贯穿了他的一生。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曾先后担任鄂豫边区军事部长、边区党委书记,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委。他多次在部队和机关党员、干部会上宣传毛泽东,用毛泽东在延安窑洞的小油灯下“一熬就是几个通宵,连饭端来了也顾不上吃”、“一支铅笔用得捉不住还舍不得丢”、“思考问题时把灯芯拨得小小的”、“生活不搞特殊化,一只鸡让所有在家的首长分享”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故事教育大家。在一次抗大十分校的毕业会上,李先念指出:“革命军队的每一个军人,特别是干部和共产党员,要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大众利益在先,个人利益在后。要与别人比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性,不与别人计较享受的优劣,更不允许贪污腐化。”他要求党员、干部在艰难困苦的抗日斗争中一心为公,清正廉洁。李先念处处与干部战士同甘共苦,深受全军将士的尊敬和爱戴。在第五师开展反贪污腐化活动中,他带头自我检查,并特别叮嘱他身边的干部,要带头作好表率。“贪污腐化是侮辱了自己的人格”,这是他经常与党员、干部谈话时的口头禅。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第五师警卫团的全体官兵就表现得很突出。干部从没有敲诈百姓的事情发生,没有贪污腐化的现象。战士从没有拿过老百姓的一针一线。部队所到之处,与群众关系像鱼水一样,备受老百姓欢迎。
李先念小时候读过两年半私塾,后来带兵打仗,只在延安上了一年抗大,性格不免粗犷。尽管如此,李先念对子女历来是疼爱有加,从不打骂。不过,他对子女要求特别严格。李先念主管国家经济工作26年,但他从不允许自己的儿女经商。改革开放后,李先念有一次在饭桌上对孩子们严厉地说:“你们谁要经商,打断你们的腿。”时至今日,李家的4个子女没有一个人下海。
李小林说:“父亲教育子女非常严格。他对外人比我们宽容。父亲就是要求我们做普通人的工作,不要去追求当官,不能赚钱,更不需要出名,把工作做好就行了。这就是我们的家风”。她和丈夫刘亚洲,都记住了老人的话。“不让儿女经商,我们做到了。”
网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