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王辉,男,1975年4月8日生,1994年毕业于陕西省西安市人民警察学校。生前系陕西省蓝田县公安局普化派出所所长,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屡次被评为优秀科队长。2018年9月1日晚,王辉在值班时因病牺牲。
陕西省蓝田县公安局普化派出所的西边是辋川,南边是王顺山和玉山,站在办公楼的门口向外望去,经常是一幅云横秦岭的胜景。此刻雨天阴沉,我习惯性地朝所长王辉的办公室看了一眼,平时他常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才熄灯。这么多天过去了,我一直没等到他办公室的灯再亮起来。
还记得我刚到所里报到时,王辉倒了一杯水递到我手中,当时只觉得这个所长太平易近人了。后来工作中发现,他从不把自己当所长看,分析案情亲自参与,对讯问笔录也要查看把关,遇到案子总是和民警抢着干,大家都称他为大警长。晚上去县公安局开完会,王辉都是回所里住,他说,睡在所里心里踏实。我想,他这是以所为家,把心安在这里了。
我的家人都在另一个城市,常常回不了家。而王辉的家就在几公里远的县城,也几个月才回一次家,我们俩就成了派出所的常住人口。我渐渐发现,王辉虽然人在办公室,耳朵却像长在值班室里。只要派出所报警电话一响,白天他会很快出来,晚上办公室的灯马上就亮了。可想而知,他的睡眠质量肯定不好。王辉年轻时健壮如牛,有一个冬夜在西安火车站抓嫌疑人,车站广场灯光昏黄,嫌疑人就从王辉身边经过。远处民警还没看清,只见那人身体忽然被王辉抡起并摁倒在地。而我到所里这几年,却见王辉桌上的药没有断过。
派出所工作辛苦,到8月底,专项行动多,王辉一忙起来就顾不上回家。有一次嫂子很久没见他,周末带着孩子来看他。结果半夜接警,他处理完已经到了第二天早晨。嫂子问,你这样工作是为啥。王辉说,我喜欢。王辉牺牲后,我带宣传部门的人员一路采访,才发现王辉是从骨子里喜欢警察这个职业。他的母亲说,小时候他爱看警匪片,还曾用废弃的自行车链子做过一把玩具枪。上警校后,枯燥的法律课有人不爱听,他却听得津津有味。毕业这么多年,他一直都坚持着学校的规定,头发不过寸,皮鞋擦得锃亮。平时工作中只要一提到案子,他就满脸兴奋。可能在他心中,能做警匪片中那种为民除害的英雄,就是活在人生最崇高的理想中了。
王辉爱干净。我总觉得话少和干净有某种关联。仿佛一个内心干净的人,自然内在清明,无需向外表达。王辉烟不离手,宿舍和办公室却一尘不染。他桌上的两个烟灰缸里都铺着一层纸巾,浸湿了,好让烟灰不飞到桌面。他不仅在办公室里种着绿萝、兰花和鸭掌木,还把所里的花坛改造了,在其中种了不少花。花坛里的三株桂花开花了,他却走了。我那天站在桂花树前和门卫老张聊天,听老张在旁边哀叹,王辉真是个好人啊,他来所里后,把老张房间里的柜子和床都换了,还让民警晚上11点后外出自己开门,不要打扰老张。他替所有人考虑,这辈子老张都忘不了他。我边听边深嗅了一下桂花,香气让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两句诗:“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想来,这就是我心中的王辉了。
王辉常说,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干啥。也就是说,决定一个人的,不是他所处的环境和地位,而是他给这个环境带来的影响。王辉在位于山区的灞源派出所当所长时,高速路修通前通往灞源所的是一条土路,上去一次就落一身灰,路程耗时两个小时。所里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每次排名都是全局倒数。王辉带领民警主动找案子办,有一次抓了9名吸毒人员,当时轰动全局。王辉到灞源第一个月,灞源所目标考评就进了全局前三。后来,王辉又被调到普化派出所。王辉在普化的第一年中,普化辖区刑事发案率就下降20%,破案率翻了一番。
我永远忘不了今年,王辉和我一起值班的情景。那天夜里,普化镇陈某喝醉酒闹事,我们将其带回派出所。带回没多久,陈父就带十几个人来到派出所闹事。我一看这些人来势汹汹,就冲到前面,想着用执法记录仪取证,所里的小张见状也向前冲。这时,从后面过来的王辉把我向后一拉,把小张往边一拨,自己先冲到前面。陈父一把抓住了王辉的衣领,对方几只手一齐上来,各种推搡和谩骂。他们还将王辉拉到街道上,向一辆车上走去。车上情况不明,我们人单力薄,我让小张打电话向县公安局请求增援,自己继续跟着,录下现场的违法情景。面对那么多人的无礼挑衅,王辉那张充满正义的脸在极度气愤下涨得通红。但那一刻,他凌厉的呵斥和浑身散发的威严,以及我用执法记录仪录下这一幕的举动,最终让这伙人松开了手。后来王辉将陈父带进所里,围观群众被来支援的民警驱散。
那件事以后,我就知道,王辉那句“我们不是普通同事,是同一个锅里搅勺把的生死兄弟”是多么动情和用心在说。每次遇到危险,他都冲在最前面。他还把所里老老少少都当家人,几乎帮过所有民警的忙。他操心给司机介绍对象,帮民警的妻子调动工作,解决民警孩子的上学问题,给民警生病的父亲买药……王辉在普化当所长期间,和我们一起走遍了辖区的所有村庄,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情感。他帮过的贫困户方某家,儿女相继病逝。王辉每次去都帮老人打扫卫生。夏天路过时,他经常在老人家门口放个西瓜。王辉牺牲后,老两口专门坐公交车来送他最后一程,并把和他的合影挂在自家墙上,说王辉比他们的孩子还好。有个村民因酒后闹事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拘留出来后王辉还去看过他,鼓励他找点正经事干。王辉去世后,他找到王辉的灵堂磕了3个头,说经常感到王辉一身正气地站在他身边,想报答王辉但却没了机会。王辉牺牲后需要的宣传照片是我在县城一家照相馆洗的,老板得知王辉的事迹后,那天在殡仪馆给王辉拍照,泪流得看不清镜头。最后我去结账,他说,这钱我不要了……
王辉牺牲后,关于他的报道都说他是英雄,我就在琢磨什么是英雄。英雄是一种担当精神,是一面超负荷的承重墙。对于王辉这面墙,外表墙体洁白,不着一字,内墙却像记事本,认认真真记录着他对工作和身边人的关心。王辉牺牲后,我拿了一瓶酒,到他的坟前和他说了一夜的话,我说:我们当警察的,往往最亏欠的就是家人。如果人有灵魂,你就去多陪陪嫂子吧。你上次深夜和我一起办案,嫂子打电话说孩子发高烧晕倒,你说自己正有案子走不开。嫂子又气又伤心。你挂了电话,头一次我看见你那总是没有表情的脸上写满了为难和无助。嫂子承受了太多,年纪轻轻就得了甲状腺癌。嫂子说平时她一生病,你就着急,而你病了,自己就不管。你是那么无私的一个人,以至于嫂子看见你的遗容,就扑到你身上哭喊“你把我也带走吧”。她甚至告诉我,如果不是顾念孩子,她只想随你一起而去……
王辉走后,所里的民警都和我一样,眼睛通红地低头干活。他们的动作里有仪式感,他们的眼神中还闪过他的叮嘱。因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和他告别。这种生死离别的锥心之痛,如同这深沉的雨夜一样,下再多的雨都无法将其填满……
网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