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力军,浙江省绍兴市公安局滨海分局刑侦大队教导员,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次,获个人嘉奖11次,荣获全市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市优秀人民警察、全市最美公务员等称号,多次被浙江省公安厅聘任全省公安机关刑侦破案能手。
业务技能突出,工作认真负责,细心、耐心,对法医工作保持专注与兴趣,有较强的科研创新精神。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徐力军同志对法医工作有着很高的要求,虽然年近半百,但每次去勘验现场他永远大包小包装备齐全才出发,对于收集的痕迹证据,他有专门的实验室分门别类地进行保存。正是几十年如一日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才使他从警以来所办案件无一差错,所作鉴定无一被推翻,他是我们法医鉴定的一块金字招牌!
——浙江省绍兴市公安局滨海分局政治处主任金文江
徐教是我工作上的师傅,他将自己在法医工作中获得的知识与经验事无巨细地传授于我。他不仅是一名业务能力突出的法医,更是一名教书育人的园丁,他带出来的徒弟都是法医工作中的佼佼者。
这是一份让普通人望而生畏的职业——法医,法医日常工作就是和案件现场甚至尸体打交道。然而,浙江省绍兴市公安局滨海分局刑侦大队教导员徐力军这一干,就是22年。
22年来,徐力军经手检验、解剖尸体3000多具,活体检验6000多人次,参与侦破凶杀案件200余起……
如今老徐已年近半百,可他还是不愿意歇着,跨界搞起了科研创新。
十年磨一剑破获沉积多年的命案积案
2001年1月,绍兴市上虞市(现为上虞区)梁湖镇古里巷村发生一起凶杀案,一位孕妇在村口被杀,造成一尸两命。徐力军作为该案现场勘查技术员,成功从死者的尸体上提取了嫌疑人的血迹物证。他将犯罪嫌疑人血样用棉纱线提纯好,小心地保存在干燥缸中。在办理此案的10年里,公安局进行了两次集体搬迁,但每次搬迁,老徐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血迹检材从实验室完好无损地带出来。
2010年,随着刑事科学新技术的引进,给命案的侦破带来了希望,老徐第一时间对保存的血迹检材进行送检,经过反复实验,成功提取了该血样检材中的关键信息。但要真正抓获犯罪嫌疑人,还需要进行大数据比对。
老徐主动请缨加入专案组,重新对案发现场周围22个行政村的重点人员情况进行排摸。经过6个多月的日夜排摸,专案组完成了对案发现场附近村庄8822名男性的摸排比对工作,最后将潜逃10年的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这起省公安厅督办的命案积案就此成功侦破,老徐也因此荣立了个人二等功。
22年如一日胆大心细还原案件真相
破获命案只是老徐法医生涯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时间里,他要面对的是一具具“棘手”的尸体……
2014年8月,滨海新城曹娥江北岸的芦苇丛中发现了一具浮尸。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天,由于死者死亡时间比较长,尸体已经高度腐烂,刺鼻的腐臭在空气中弥散开。老徐不顾刺鼻的气味,连裤脚都没来得及挽起,便徒手下水,将高度腐败的尸体拖到了岸边,争分夺秒地对尸体的衣着和体表损伤进行勘查。当老徐将尸体衣服脱去的时候,遍布尸体的蛆虫一下子冒了出来……
经过初步勘验,尸体为女性,年龄在25岁左右,身上衣着完好,但是没有任何身份材料。通过对当地失踪人员的排查以及死者DNA的比对,最终确定了尸源:死者为本地一名28岁的未婚女性。
死者父母在得知女儿的死讯后非常震惊,认定这是一起强奸杀人案件,要求公安机关严惩凶手,一时间舆论纷纷。老徐经过对尸体的初步勘验,发现尸体的衣着完整,特别是下身牛仔裤及内裤都很完整。老徐对发现尸体的第一现场进行二次打捞后,在尸体下方的芦苇丛中发现一个男式双肩包,里面放着一块重约30斤的石块。这让老徐渐渐发觉,这并不是一起杀人案件。于是,尸体检验成了案件侦破的关键。
经过10多个小时的抽丝剥茧,老徐发现尸体外表除了蛆虫啃咬的痕迹以外,没有明显外伤,也未见缢颈的征象。细心的老徐在探查死者胃部的过程中,发现了与胃相连的食管有出血的现象,接着老徐在死者胃内发现了5颗4厘米左右长的螺丝钉!同时,对提取的死者肺组织的硅藻检验结果也确认,死者为生前溺水死亡。
整个案件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了,不是强奸杀人,而是自杀。当老徐将早已锈迹斑斑的螺丝钉呈现给死者家属的时候,死者家属落下了内疚的泪水。原来,死者生前性格内向,一直在家待业,28岁还未能找到男友,家里人因为这些事情经常训斥她。谁知道女儿竟会一时想不开,吞了铁钉,还在书包里面放了沉重的石块自沉于江中……
跨界搞科研创新继续为法医事业发挥余热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徐带出来的徒弟逐渐能够独当一面,他也渐渐退出了一线法医检验工作。不过,老徐可不愿意歇着,这些年来他接连撰写了《土枪枪管射入颅脑致死一例》《右心室壁巨大贯通创后奔走65米一例》《假死状态下致溺死2例》等论文著作。最近,他又开始跨界搞科研了……
“我们浙北地区大小河道纵横密布,落水溺亡事件是经常发生的,其中还夹杂着不少凶杀命案,凶手将河道作为杀人抛尸的场所。能否迅速打捞固定水中尸体,是成功勘验及尸体检验的关键。水中尸体特别是水中浮尸,如不能及时打捞,浮尸会随着水流漂动,造成尸体碰撞损坏,导致部分证据灭失,不利于现场勘验及尸体检验……”老徐这些年来不止一次因为基层民警打捞尸体不力导致原始证据被破坏、影响案件侦破而痛心不已。他下定决心,决定研发一套简便实用的水中尸体打捞器材。
科研创新工作并不简单,从整体构思、材料选择到器材制作,无疑是一项大工程。不过,法医检验和科研创新都需要耐心和细心,这正是老徐身上最大的特点。
22年的法医经验,1年多的潜心研究,老徐的A、B二型简易水中尸体打捞固定器终于问世。器材为一次性打捞器材,操作方便,成本低,用完即可销毁,可在每辆处警车上放置。打捞固定器试用半年多时间里,已累计打捞尸体十余次,尸体保存情况良好,均圆满完成任务。此类警情的处理时间也从原来的40多分钟减少到了20分钟,在基层民警中广受好评。同时,该器材也推广运用在了不少群众求助中,民警利用巡逻车上随带的打捞器材帮助群众把被风吹进河道的衣物捞上了岸,小小打捞固定器用起来真的是方便又灵活。
“法医检验的基础就是完整的证据保存,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我虽老矣,但尚能饭!”老徐说。
网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