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是能文能武机智过人的巾帼女英雄,领着队伍在白山黑水之间神出鬼没,给日本侵略者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1936年8月2日,在开往珠河县的列车上,一位母亲给她年幼的儿子,写下了一封再也不能相见的家书……
这位母亲,就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原名李坤泰,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2年4月大雪过后的哈尔滨,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然而在这座美丽城市的背后,却是危机四伏,暗流涌动,伪满特务中共地下党等众多势力交织于此。
一天下午,一对穿着讲究的年轻夫妻出现在哈尔滨街头,男的叫老曹,女的叫赵小姐,他们躲过日本宪兵的层层盘查,几经辗转,终于来到哈尔滨电工学校的宿舍,此时里面正有几十个电车工人等待二人,本来赵一曼和老曹他们是一对假扮的夫妻,是为了做地下工作,党组织安排的。
在这对“夫妻”的组织领导下,哈尔滨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电车工人大罢工,工人们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并张贴了大量的传单、标语、宣传画,以此来反抗日伪政府的盘剥压榨,这次大罢工坚持了3天,最终取得了胜利。
然而在这次罢工中,老曹被日本特务秘密逮捕,最后壮烈牺牲,由于身份暴露,赵一曼则被党组织转移到珠河抗日游击区,并当上了东北人民第三革命军二团政委,从此在茫茫林海雪原上出现了一位身穿红衣、手持双枪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女战士,抗联战士亲切的称他是我们的女政委,敌人称她是挎双枪,骑白马的丛林之王,悬赏三千大洋取她的人头。
赵一曼是能文能武机智过人的巾帼女英雄,领着队伍在白山黑水之间神出鬼没,给日本侵略者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但是在1935年冬赵一曼被捕入狱后,遭受了非人的酷刑折磨,曾经的特务科科长大野泰治回忆道,这个曾经让日本人恨之入骨的女共产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抓到赵一曼审讯之后,就认为她是个了不起的人,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女人,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有着革命信仰的共产党人。
为了让赵一曼交出情报,特务们用尽了各种酷刑,用钢针刺她的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她,用辣椒水和掺着小米儿的汽油,往她的嘴和鼻子里灌,赵一曼虽然被折磨的奄奄一息,但她却始终坚贞不屈,没有供出任何有关共产党和游击队的情报。
为了撬开赵一曼的嘴,日军计划利用她的孩子被要挟,逼她屈服,可赵一曼说,她并没有什么子女。
特务经过调查之后,发现确实如此,为此很多人主张处决赵一曼,然而大野泰治却不同意这样做,后来赵一曼因疼痛导致昏迷,大野泰治担心死亡得不到口供,就怕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此时赵一曼伤口已经溃烂化脓,生命垂危,腿部都露出白骨,在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期间,赵一曼认识了两个人,董宪勋、韩永义。
他们分别是看守赵一曼的伪满警察和医院的见习护士。
当时赵一曼重病在身,但并没有停止抗日宣传工作,只要有机会,她就给他们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和游击队的战斗故事,渐渐的赵一曼以她的个人魅力和民族大义,极大的激发了韩永义和董宪勋的爱国热情,坚定了他们反满抗日的决心,最后他们决定帮助女英雄赵一曼逃离虎口,一起参加游击队。
1936年6月28日,被关押了8个多月的赵一曼在董宪勋、韩永义的帮助下,从医院逃走。29日凌晨,敌人发现赵一曼的3人失踪,立即派出大批军警封锁交通要道,清晨5点,日伪警察追到阿什河以东20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坐在马车上的赵一曼董宪勋和韩永义。
再次被捕到哈尔滨以后,赵一曼被关到哈尔滨伪警察厅,她在暗无天日的地牢中,日军再次对她进行了灭绝人性的摧残,审讯过后,她身上白骨外露,身体因遭受酷刑多处碳化,但她始终没有透露任何信息,日本人已经彻底对她绝望,他们决定处死赵一曼。
1936年8月1日,赵一曼被押回珠河执行枪决,日本人要用鲜血恐吓游击区的人民。在火车上,她的心没有一刻是平静的,她把所有能想的都想了一遍,随后赵一曼向押解人员要来纸和笔,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准备给孩子们偷偷地留下遗书。
赵一曼在临牺牲之前,非常渴望给自己的儿子留一封信,她把自己的牵挂,把自己的希望告诉孩子。
今天,让我们跟随来自通州区永顺镇范庄小学,昵称为“旅行”的朗读者的声音,重回那段烽火年代,再次感受这封感人肺腑的狱中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你的母亲赵一曼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如今和平时期,依然有扶贫英雄、基建英雄等各行各业的英雄,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福祉。今年疫情肆虐期间,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奔走在抗疫一线的凡人英雄。
明年,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了。百年岁月,百年荣光,我们不能忘记那些赋予我们幸福生活的抗战英雄、抗疫英雄……
讲述英雄故事、致敬英雄人物、传承英雄精神,是我们中华名族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