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入”戏

作者|秦海英
  • 故事人物
    • 杨洪璋
  • 故事地点
    • 中国
    • 北京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北京物资学院
  • 发表时间
    • 2020-08-02

年复一年,在北京物资学院的大礼堂内,一部多幕剧重复上演。这部剧的名字叫做《杨洪璋》。

年复一年,在北京物资学院的大礼堂内,一部多幕剧重复上演。这部剧的名字叫做《杨洪璋》。

image.png

杨洪璋老师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一位代课老师走进了一间大学教室,他代的是这学期余下的思想道德修养课。这位老师进教室以后,站在离学生们最近的对方说:“在上课之前,我要问同学们两个问题。同学们小学的时候都上过思想品德课,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了,又来上思想道德修养课,那么,思想道德修养在你们心中是什么呢?你们又如何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呢?”教室里一片沉默,同学们一时不知应该如何作答。于是,老师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老师站回到讲台上,目光坚毅而从容:“我知道你们之前上课的经验可能是背书,划重点以应对考试。但这门课只背书可不行,思想指导行为,道德必须体现在行为上。”班长有些不解地问:“老师,可这,行为怎么考试呀?”老师笑而不语,挥挥手让班长坐下......

这就是故事的开始,而在故事开始之前,序幕却早已在一个叫作万全县顾家沟的村子里悄悄拉开。早在那个夏天之前,一个叫顾家沟的贫困村里,住着一个叫海燕的女孩。她和她的神志不清的妈妈一起生活,大家都管她妈妈叫傻妈。海燕一边照顾傻妈,一边在亲戚们的接济下维持着家里的生计。

image.png

《杨洪璋》剧照

在不远的大城市里,像她这般大的孩子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可是对于这里的孩子们来说,读书不仅是一件奢侈的事,还被认为没有什么用处。但在海燕心底里,一直有一个固执的想法——她想读书,并且她相信读书可以改变一切。可惜的是,周围的人没有人理解她,而且她也没有钱可以支付学费,甚至她都不能离开家,因为她有傻妈妈要照顾。

渐渐地,家里开始有人上门提亲了。这很现实,因为在贫困的地方,女孩要是不读书,就只剩下早早嫁人这唯一一条路可以走了。可海燕不想嫁人,她想读书。没有人知道,每当说媒的亲戚走后,她都会绝望地流泪,不,也许有人知道,傻妈还给她缝了一个书包。尽管,傻妈不知道的是,海燕永远也不可能背着她缝的书包去上学。

image.png

《杨洪璋》剧照

谁也没有想到,故事会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发生转机。

那一天,那个代课的大学老师出现在了海燕家里。他在上思修课时要求同学们用实际行为来体现道德修养,而他自己首先以身作则。这位老师在了解完海燕的情况后,问她想不想读书,海燕看着老师,又回头看看傻妈,什么也没有说,可是他分明已经从海燕那双充满渴望的眼睛里得到了答案。

后来谁也没有想到,海燕真的去上学了,而且这一去还一直读到了大学毕业。

多年以后,海燕和大学老师的故事,被大学老师所在学校的学生写成了剧本,搬上戏剧的舞台。从那以后,每年新生开学都会看见一出多幕剧,多年之前的那些故事在舞台上定格,在海燕和大学老师的记忆里定格。

image.png

杨洪璋老师和他的扮演者在舞台上讲话

我依旧记得,在学校大礼堂里第一次看这部戏的时候,就坚信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以至于多年以后当生活中的海燕和杨老师出现在舞台上时,我没有感到惊讶。只是再一次感慨:遇见这样一位老师,是海燕的幸运,也是知道这个故事的我的幸运。

故事还在继续,以一些不为人知的方式。

image.png

本人参演《杨洪璋》的剧照(图片来源于当时表演人员的内部拍摄)。

没有人知道,我在开学时看完那场剧之后,便决定加入学校戏剧团。幸运的是,我后来有幸参演了这部剧。再后来,在校园里,我曾多次遇见满头白发的杨老师。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他为了贫困的孩子来我们宿舍楼前收集冬衣。

杨洪璋老师依旧继续着他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更广阔的课堂之外和生活中。也许,他的故事慢慢会被人淡忘,但那些曾经和正在被他影响的人,一定不会忘记他这么多年默默的坚持与付出,更不会忘记他曾经掷地有声的那句话:要用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来指导行动,高尚的道德情操要用实际行动来体现。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