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院的簸箕,毛子埠的升,大欧的笼子进北京。”这是流传在即墨的一句民谚。这里面说的大欧便是即墨七级镇大欧戈庄村。七级镇大欧戈庄村编制鸟笼始于明代,以其工艺复杂、造型美观、质量优良、有独到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在国内久负盛誉。
“张院的簸箕,毛子埠的升,大欧的笼子进北京。”这是流传在即墨的一句民谚。这里面说的大欧便是即墨七级镇大欧戈庄村。七级镇大欧戈庄村编制鸟笼始于明代,以其工艺复杂、造型美观、质量优良、有独到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在国内久负盛誉。
大欧村制作的鸟笼大多是竹笼,按照形状可分为圆型、方型、扁形、花鼓型、凸腰型等,有四十余个花色品种。大欧鸟笼由笼钩、笼抓、顶盖、笼圈等组成,笼内安有栖木、食罐和水罐等,外面罩有笼衣。经过下料、截料、折圈、刻圈、钻眼、转节、打料、推平、整圈等100多道手工工序才能制作出一个完美的鸟笼。在制作传统鸟笼的同时,大欧鸟笼还将老技艺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创造性地制作出了多元化的产品。
一处处景色点亮美丽乡村画卷,一根根网线编织鸟笼千万产业,一代代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中国京笼第一村”大欧村正在续写着“鸟语竹韵,笼腾富跃”的百年传奇。
点击阅读全文
网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