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在“搜索·点赞·传播中国好故事”论坛上,多位参与“媒体融合和品牌出海”篇章的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围绕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播、全球化品牌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索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的创新模式与实践路径。
8月4日,在“搜索·点赞·传播中国好故事”论坛上,多位参与“媒体融合和品牌出海”篇章的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围绕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播、全球化品牌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索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的创新模式与实践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新质生产力在媒体领域的核心体现是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其本质是通过构建生态平台实现社会资源的全面聚合与数据互联,推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宋建武建议,未来媒体发展应聚焦三大方向:中央媒体强化技术引领、省级平台提供支撑体系、基层单元构建社区枢纽,最终形成基于数据中台的新型传播生态,真正实现从“在线”到“在场”的质变。
中国搜索数智产业研究院秘书长刘垒磊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搜索数智产业研究院秘书长刘垒磊表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国际传播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为此,一是要借助AI翻译、算法推荐等数字技术实现精准传播;二是要强调文化共情的重要性,坚持“符号化表达、人格化叙事、本土化适配”三原则。他表示,研究院未来将整合政府、企业和民间创作者资源,形成从内容生产到品牌出海的完整产业链,推动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有机融合。
北京多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开明进行案例分享
北京多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闻科技”)董事长温开明表示,随着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技术的发展,媒体融合的概念正被重新定义,未来将进入“人工智能即媒体”的新阶段。多闻科技创新开发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新平台,采用全流程智能化运作,直接从海量信息中提取知识价值。他认为,未来脑机接口等技术可能带来传播革命,媒体形态将突破电子设备限制,实现更直接的人机交互。
黑龙江东北亚国际传播中心主任邱丽娜进行案例分享
黑龙江东北亚国际传播中心主任邱丽娜介绍了该中心在媒体融合与品牌出海方面的创新实践。一是打造国传融媒品牌,构建多语种全媒体矩阵;二是打造国传活动品牌,通过线下展演、线上展播的形式,搭建中外友好互动的平台;三是打造国传网红,借助纪实作品和网红IP展现地域特点;四是建立出海机制,与国内外媒体建立常态化协作,实现品牌海外落地。
黑龙江省河南商会党委书记贾银增进行案例分享
黑龙江省河南商会党委书记贾银增就品牌建设进行案例分享时说,“两新”组织,即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承担着助力经济发展、引领改革创新、服务社会民生的责任和义务。目前,黑龙江省河南商会会员企业已经从60多家发展到720多家,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男进行案例分享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男介绍了如何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他以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为例,阐述了如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传统文化IP转化为沉浸式体验作品,并让观众“穿越”到历史场景中。目前,该技术已从影视拓展至文旅、教育等多领域。他认为,虚拟现实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其“大空间沉浸式”特性既能增强文化传播感染力,又能促进线下消费。
北京即客有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孔令印进行案例分享
北京即客有楼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即客”)董事长孔令印表示,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选址效率低、资源错配和融资困难三个痛点,即客构建了“空间AI+产业数据库+资本对接”智能服务平台,实现办公空间从选址到设计的全流程智能化,通过整合全国产业数据,匹配合适企业发展的场景。未来,将通过打造“空间智能+资源匹配+资本赋能”的闭环生态,助力中国企业在产业升级中精准决策、高效发展。
“搜索·点赞·传播中国好故事”论坛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指导,中国搜索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济参考报社主办。论坛围绕“文旅文创教育大健康”“媒体融合和品牌出海”“数实融合与金融创新”“低空经济和信创产业”四大篇章展开。该论坛是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系列活动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