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与龙共舞

  • 故事人物
    • 张仲发
    • 李婧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新华社
  • 发表时间
    • 2024-02-13

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这一神兽自古以来备受炎黄子孙崇敬。围绕“龙”的主题,衍生出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舞龙便是其中颇负盛名的一种。

甲辰龙年“腾云”而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这一神兽自古以来备受炎黄子孙崇敬。围绕“龙”的主题,衍生出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舞龙便是其中颇负盛名的一种。

舞龙又称“龙舞”“舞灯”“闹龙灯”等,始于汉代,历经千余年演变,逐渐成为一种集娱乐与文化、健身与竞技、艺术与民俗于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

如今,华夏大地上既有对舞龙的传承与创新,又将它发展成特色产业,其经济文化价值惠及四方百姓。人们与龙共舞,在祈求风调雨顺的同时,也舞出了精彩绚烂的生活。

舞出传承

在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街道古城新都社区,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各由13名队员操纵的雌雄两龙,在龙球的指挥下矫健腾飞,不时摇头摆尾、辗转腾挪。

手执龙球的张仲发一袭红衣,不断变换姿势,舞动龙球。只见两条龙时而随之腾跃冲飞、宛在云端,时而又犹如入海破浪、蜿蜒遨游。张仲发说:“龙球就是舞龙表演中的指挥棒,舞得好不好,龙球的引导十分重要。”

张仲发今年79岁,是辽宁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的第十五代传人。“每逢春节,舞龙都是邻里乡亲们期待的重头戏,我们就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去耍、去玩。”

张氏皇苑龙,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清初,祖籍山东的张氏家族来到东北,将祖传的舞龙技艺带至关外,并依照东北的地理民俗特点加以改造。

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表演现场。新华社发

一捏一折、竹篾扎骨,随后糊皮塑形、彩笔勾勒,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张氏皇苑龙就跃然眼前:龙体共13只龙脚,整龙长约24米,比南方龙体更长、龙身更粗,舞动起来气势磅礴,颜色也更加斑斓。

张仲发自幼看着长辈舞龙——父亲张珍舞龙头,老叔张祥舞龙球。“我从小就耳濡目染,爱好舞龙,八九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和老叔到处耍龙。”

张仲发抓住一切机会向父亲与老叔请教。饭桌上,他们用十几根筷子摆出舞龙的队形,向年幼的张仲发讲解龙的各种部位以及队员的走位。那时,长辈们只有一个要求:不要外传。

“我舞了一辈子,所有招式都烂熟于心。现在人老了,体力不如从前,反应也没以前快了。”张仲发认为,需要吸引更多爱好者,特别是年轻人,才能把张氏皇苑龙传承下去。

多年的表演中,张仲发整理和传承了包括“龙抬头”“五龙盘柱”“九龙口”等舞龙技艺。他把这些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儿孙及街坊邻居,目前他的“学生”已有近50人。

社区特意设立了张氏皇苑龙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室,张仲发“00后”的孙子放寒假回家也跟着一起舞龙。“让家族的两条龙一直焕发生机,带给大家欢乐,这既是我的愿望,也是我的责任。”张仲发说。

舞出产业

早上九点,高亢的乐声在练功房准时响起,身着彝族立体刺绣演出服,25岁的重庆铜梁龙艺术团竞技舞龙队队长李婧的一天,由此开始。

在团体协作中,或翻滚或跳跃,体重不到90斤的李婧,训练时要举起近10斤的龙头舞动。经过不断的磨砺和精进,这名曾经的“门外汉”终于成长为靠得住、顶得起的“龙把子”。

“我从高中开始接触铜梁龙舞,十多年来我深深感受到传统艺术正在走向复兴。”李婧说,舞龙队队员最小的18岁,最大的26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加入到舞龙行业中。

铜梁龙舞已有一千多年历史,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的火龙舞被誉为“龙舞之首”:一千多度的铁水撒向天空,用力一击,化为四处飞溅的钢花,犹如漫天流星;火树银花下,一条条中华龙腾跃翻飞,展现出蓬勃生命力,热闹非凡。

铜梁火龙队的队员在表演铜梁龙舞。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在重庆市铜梁区,几乎人人都有着舞龙情结。铜梁的各个学校每周至少安排1节舞龙训练课,全区每所中小学校均有舞龙队,定期组织学生参加龙舞展演等活动。

“‘龙文化’历经千百年创新传承,已深深根植进这片土壤。”铜梁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高晓涛介绍,铜梁龙舞和铜梁龙灯彩扎技艺两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蜚声中外,带动了当地“龙文化”产业发展。

如今,铜梁逐步形成彩扎、教习、研发、展演、产品为一体的“一条龙”文化产业。

当地积极推进龙舞进市场,培育民间龙舞艺术表演团队35支,从业人员约1000人,年产值5000余万元;铜梁区有“龙文化”创意企业12家,开发“龙文化”系列产品120余种,年产值1亿余元;铜梁龙灯彩扎技艺进入了乡村振兴车间,先后建成龙灯彩扎厂1个,龙灯彩扎车间1个,龙灯彩扎基地6个,从业人员达700余人,年产值5000万元左右。

舞出“科技范儿”

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今天,神州各地舞龙表演也推陈出新:河南郑州海洋馆里的“海底舞龙”,广西桂林长约千米的竹筏金龙巡游,浙江杭州的板凳龙……中国人巧妙运用创意与科技,传承着千年不息的活态“龙”脉。

1月1日零点,江苏省无锡运河公园,一颗“水滴”从空中缓缓降落,触地化作波光粼粼的涟漪。紧接着,一条“游龙”破水而出,追随“龙珠”不断升腾,让人仿佛置身神秘仙境。

这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充分融合的场景,引得众多现场观众连连叫好。相关视频很快在网上爆火,网友留言:“现在的高科技真的太厉害了”“各就各位,太精准了”“真想知道是如何做到的”。

无人机表演“游龙出水”现场图片。(视频截图)

据表演团队鸿维数智(江苏)文化有限公司创意总监蔡仲明介绍,这场无人机表演名为“游龙出水”,由1500架无人机按照特定编程指令呈现。

水和龙是整场表演的两个重要元素。活动主办方介绍,选择水是因为无锡古运河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江南运河水乡文化,聚焦龙则缘于龙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寓意经久不衰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延续。

“表演时长仅5分15秒,我们为此准备了32天。”鸿维数智编程总监朱志远说,为增强视觉效果,团队使用“粒子”变化技术控制无人机表演路径,大胆采用超低空表演手法,编程方案调整了10多次。

蔡仲明认为,酷炫的科技能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感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共鸣,为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与国家科技进步感到自豪。

监制:卫铁民 刘畅

记者:徐欣涛 洪可润 吴燕霞 陆华东 朱国亮

视频:徐欣涛 赵泳 杨仕彦

编辑:朱昊晨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辽宁分社

新华社重庆分社

新华社江苏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