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女孩科普甲骨文走红:让“冷门”学科“热”起来

作者|王隽杰
  • 故事人物
    • 李右溪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羊城晚报
  • 发表时间
    • 2023-12-24

在2023年的今天,一个学习甲骨文的女孩,如何学以致用?近日,来自浙江桐庐的95后女孩李右溪(本名李莹)凭借科普甲骨文获得了大量关注。这个“最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将甲骨文与商朝故事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阵“甲骨文”热。

“哪个字是甲骨文里的最萌表情包?”

“中国两个字最初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互联网在商朝人眼里是什么意思?”

在2023年的今天,一个学习甲骨文的女孩,如何学以致用?近日,来自浙江桐庐的95后女孩李右溪(本名李莹)凭借科普甲骨文获得了大量关注。这个“最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将甲骨文与商朝故事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阵“甲骨文”热。

投身研究“冷门绝学”

李右溪与甲骨文的结缘并非偶然。在高中时期,受语文老师影响,读理科班的李右溪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报考大学时,李右溪选择了去浙江师范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学二年级的《古代汉语》课堂上,李右溪接触到了造字的相关知识,她一下子就被汉字背后承载的漫长历史迷住了,“每个汉字的背后都有独特的文化密码,破解汉字真相的过程如同破案,有趣极了。”报考研究生时,李右溪选择了文字学大类的甲骨文方向,“我对源头性的东西更感兴趣”。

汉语言文字学本已属于文科中的冷门方向,甲骨文更是“冷门中的冷门”。李右溪是她那届研究生中唯一选择学习甲骨文的学生,不止一位老师跟她说过,甲骨文研究已堪称“绝学”。所幸在她之后,还有几名女生选择在浙江师大学习甲骨文。由于学生数量过少,导师陈年福便在自家客厅设下课堂,李右溪和几位师妹结伴前往导师家中上课。

2021年,修完硕士课程的李右溪顺利毕业,由于种种原因,她未能成功申博。站在新的起点回望过去三年的学习,李右溪感到迷茫,甲骨文这冷门的“无用之学”,不能为她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带来优势。

和许多同门一样,李右溪先进入一家教培机构做语文老师,后因为难以适应高强度的讲课节奏,患上咽炎而辞职。随后的几个月,找不准方向的她“被大环境推着走”,选择了尝试考公,又以失败告终。最终,凭借着读中文系攒下的文字功底,李右溪在一家新媒体公司觅得了一份文案工作。

在这里,李右溪用文字包装商品,作宣传推广。她寻得一份提供温饱的工作,却并不开心,“我不懂商业,也不感兴趣,感觉自己的角色就像一个销售”。在工作岗位上,李右溪摸索出了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账号的运营方法,也了解到此类平台上有不少知识类的科普博主。一个新的想法逐渐在她的心中酝酿。

李右溪给了自己三个月的职场空窗期,运营一个属于自己的短视频账号,“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让甲骨文更有趣

最开始,李右溪并未明确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她的第一条视频是关于自己读书的感悟,第二条视频则是介绍自己的专业。李右溪没想到大众对甲骨文的热情如此高涨,那条与甲骨文专业相关的视频在抖音发布之后爆火,短时间内播放量就突破了百万。这给了李右溪信心,也为她指明了方向。

李右溪发现,大众对于甲骨文是有兴趣的,只是由于甲骨文的艰深晦涩,很多人缺乏深入了解的耐心。为此,李右溪的视频追求“生动”“有趣”,她会反复琢磨视频文案,讲述的语气、语速等,让视频鲜活起来。为了讲解“冰”字,李右溪特地趁着去北方出差的机会在结冰的松花江上录了一期视频,她通过在室外实景拍摄,让画面更富感染力,来留住观众们对甲骨文的兴趣。

目前被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4000多个,被破译的不到2000个,面对有限的素材,李右溪选择拓宽思路,将历史故事和文化常识融入视频中。今年6月高考季,李右溪用甲骨文写就了一篇关于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的故事;10月亚运期间,李右溪又将甲骨文的字形与运动员的身姿结合,解释了“走”“射”等字的演进过程,得到了观众的喜爱与支持。

在得知学生在做甲骨文的短视频科普,李右溪的导师陈年福十分支持,他说:“这有利于更多的人增进对甲骨文的了解,更加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与文化,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如今,李右溪会把每一条讲解甲骨文的视频文稿提前交给导师审核,以防错漏。“之前我的视频字幕中出现过错误,导师帮我指正了,有老师把关视频会更加严谨。”每做一条视频,李右溪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撰写文稿,她以做学问的劲头对待甲骨文科普,制作出一条条精品视频。

热爱的力量不可估量

运营账号不到10个月的时间,李右溪已经发布了90多条与甲骨文相关的视频,积累了近60万粉丝。除一位合作伙伴帮忙拍摄、剪辑外,视频制作的其余部分全由她一人完成。持续的内容输出令人疲乏,她考虑过招募团队,但还是抛弃了这个念头,“其他人的稿子很难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获得了大量关注后,时常有观众及其他朋友同李右溪讨论甲骨文,这让她有“吾道不孤”之感。在读研究生期间,李右溪独自一人面对茫茫书海里晦涩难懂的文字,会感到苦闷,甚至萌生退意。熬过了独自钻研的时间后,如今的李右溪以研习甲骨文为乐,在出差途中脑子里也经常思考视频选题,“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很少会感觉累,看到观众喜爱我做的视频,会很有成就感。”

甲骨文刻在3000多年前的龟甲兽骨上,除了少数记事外,大部分都是占卜记录。在学习造字的过程中,李右溪有时会被某个字触动内心。“暮”字是李右溪科普的第一个甲骨文。在甲骨文中,一个意思常有多种字形来表示,表示傍晚时分的“暮”就有多种写法,有些写法表意为“太阳落入丛莽”,有些表意为“太阳落入庄稼地”。看着这些字形,李右溪会想象古人是看到了一场多么美丽的落日,产生了为此造字的冲动。她闭上眼睛,仿佛3000多年前的落日就在眼前。

李右溪有志于终身以甲骨文为业,她在考虑继续申博,也考虑写一本甲骨文相关的书。“未来具体如何很难预料,目前还是想尽力把视频做好”。

在李右溪看来,热爱产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她建议还在求学的学子们不要太过考虑“冷门”“热门”,曾经热门的专业有可能会“冷”下去,甲骨文这么冷门的专业也有“热”起来的一天。“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钻进去,不会后悔”。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