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拉山的思念

  • 故事人物
    • 李彪林
  • 故事地点
    • 中国
    • 西藏自治区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新华社
  • 发表时间
    • 2011-08-07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一条钢铁巨龙穿越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沿长江源、错那湖、羌塘草原,直至“日光城”拉萨。这条承载几代人梦想的“天路”改变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打开了雪域高原迈向新生活的通途。

她是在5000米的高原上耸起来的山脉,是“高原上的山”;她的宽度150公里以上,与与喀拉昆仑山脉相连,是“雄鹰飞不过的高山”;她就是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冬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怒江、澜沧江也从这里起源。这里虽然高寒缺氧,但景色摄人心魄。高原气候瞬息万变,时而碧空如洗,时而乌云密布,可谓“六月飞雪、一天四季”。

唐古拉山是长江和怒江的分水岭,也是青海与西藏的天然分界线。也是从这里开始,青藏铁路不再与青藏公路平行,而是取道无人区,直插西藏自治区的安多县。一个曾经只为艰难跋涉的探险家们敞开大门的中国西部展现眼前。 

连绵的雪山展示着“生命禁区”的苍茫和神秘。就在在唐古拉山垭口旁边,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唐古拉山车站傲然屹立,海拔5068米。

唐古拉火车站,不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冻土路段无人值守车站。占地面积约为7.7万平方米的车站主要是为满足列车会让需求而建设的。根据唐古拉山的地质特点,车站设计采用了片石通风路基,减少对冻土的扰动,可以有效保护冻土。无人值守的火车站采用电能、太阳能、风能为主的环保型能源,其设备都是通过卫星遥控,现场还有远程监视系统监视设备,运行中出现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维修。

6月26日,18时20分,海拔4955米,青藏铁路唐北车站。李彪林轻搂着妻子傅小洁,默默地站在“唐北车站”站牌下,目送着列车飞驰而过,十秒,列车已不见踪影。这短短的十秒,对于其他人可能是一天86400秒钟中再平常不过的十秒,却是李彪林夫妻俩最幸福的十秒,因为其中承载着厚厚的亲情,对父母的挂念,对女儿的思念。   

这里平均海拔5000米,高寒缺氧,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50%,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零下5度,最低气温零下40度。“十里不同天、一天见四季”是对这里的真实写照。特殊的气候条件,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唐北工务维护工区的厨师,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个了,多则二三个月、少则几天时间。作为工长的李彪林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时,他想到了一个人再合适不过了,傅小洁,他的妻子。一开始听到丈夫的请求,傅小洁有些迟疑。但是想到自己的爱人在艰苦的地方,每天要完成超常的工作任务,却无法保证吃热饭、喝热汤,傅小洁心疼了。辞去青海省城西宁市一份收入3000多元的工作,傅小洁毅然决定跟着丈夫来到青藏线海拔最高的车站。   

缺氧、荒凉、寒冷,傅小洁第一次感受到丈夫工作的艰辛,更加坚定了她为丈夫所作的牺牲是多么地值得。吸氧器、丈夫的厚棉衣,让傅小洁克服了当地恶劣的生活环境,慢慢地适应了起来。但对远方亲人的挂念让她始终无法割舍。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