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圆明园(一)

  • 故事地点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故事年代
  • 故事来源
    • 新华社
  • 发表时间
    • 2011-12-11

有这样一座园林,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它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代表着辉煌与荣耀,它同时又是统治阶级奢华无度,记录侵略者滔天罪行的历史见证,如今人们只能站在它的遗址前想想它曾经的无双风姿,凭吊那段屈辱悲痛的历史。

有这样一座园林,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它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代表着辉煌与荣耀,它同时又是统治阶级奢华无度,记录侵略者滔天罪行的历史见证,如今人们只能站在它的遗址前想想它曾经的无双风姿,凭吊那段屈辱悲痛的历史。

公元1644年,一只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南下,铁骑越过长城直达北京,中国的最高统治权和它的象征——紫禁城一并落入了他们之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开始了它300多年的统治。

清朝的缔造者是满族人,来自于中国北方的白山黑水。从马背上走下来的统治者们很快就发现,看上去秀伟壮丽的皇宫并不适合居住,巨大的宫殿由木头建造,很容易着火。高耸的宫墙虽然是隔绝了宫内宫外的安全屏障,同时也影响了空气的流通。北京的夏天酷热干燥,更让这些习惯北方寒冷生活的统治者们感觉很不舒服。于是,他们很快就开始寻找凉爽宜人的地方。

在北京的西北方,距离皇宫20多公里,有一片开阔地带,几百年前,这里泉水遍布,称为海淀。清王朝入关后第二位统治者康熙在这里建立了一座离宫——畅春园。畅春园建成以后,康熙一年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住在这儿,离宫也代替紫禁城,一时间成为清王朝真正的政治中心。

皇帝搬出了紫禁城后,整个皇室家族也跟着住到城外。在畅春园北边有一个小型花园。这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胤 的居所,康熙一生偏爱牡丹,这个花园就以牡丹而著名,春天来临,胤 邀请父亲欣赏牡丹,康熙在牡丹丛中第一次看见了自己的孙子,12岁的弘历,康熙有50多个孙子,有些连面也没有见过。弘历能够见到爷爷,是父亲胤 精心的安排。史书记载,康熙对弘历的聪慧极其欣赏。儿子为皇位继承权明争暗斗和手足相残让康熙的内心十分心痛,而弘历的出现极大地安慰了这个老人脆弱的精神世界。祖孙三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相会的这个花园就是日后闻名于世的圆明园。由牡丹促成的这一次聚会,影响了清王朝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从此这个皇家园林就和这个封建王朝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就在聚会之后的这年冬天,康熙在自己的离宫驾崩。继承帝位的人就是他的第四个儿子胤。胤即位在整个帝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怀疑他是靠阴谋篡位。雍正获取权力的真相至今仍有争论,但有一点可以确认,他一直对祖孙三代在圆明园的那次聚会念念不忘。雍正登基以后就开始大规模扩建圆明园。他昭告天下,圆明园将成为皇帝的新离宫。

圆明园由皇家画院负责整个的规划和设计,而总设计师就是皇帝本人,作为圆明园的主人,所有的设计工作最后都由他亲自审定。

这些绘画现在珍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它们是当年圆明园建成后,宫廷画师根据园林中的景观临摹而成,是当年圆明园的真实写照。像康熙一样,雍正在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皇家画院又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一批画家。因此圆明园的设计既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几千年的审美情趣,又处处铭刻着雍正自己的理想和意志。

作为统治者,雍正的理想是将现实和想象中的所有的魅力和优雅都汇聚在他的离宫中。圆明园的设计思路主要有两个方面,模仿中国南方迷人的自然风景,再现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意境。这个景观的设计,来自于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歌《清明》,表达的是一种淳朴的田园情趣。而这个凿池观鱼的想法则是来自杭州西湖一处名景——玉泉观鱼。

这是当年绘制的各种施工设计图,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今天我们只能从这些两个多世纪前的图纸来想象当年皇家园林的建筑盛况。规模浩大的圆明园拥有将近200座宫殿,面积达到了3000亩,是清朝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

圆明园设计与整个中国的地形特点相契合,山起西北,水流东南。园林的西北面是一座巨大的假山,这是中国西部昆仑山的象征,东面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象征着中国的东海,湖中的三座宫殿,象征着传说中东海上的三座仙山岛屿,皇帝处理朝政和皇室居住的地方是圆明园的核心地带,被一个形状酷似大清疆域图形的人工湖隔开,沿湖分布着九个人工岛屿,九州是中国的象征,而皇室就是整个帝国的中心。整个圆明园的设计不仅处处体现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也无不体现着九州一片安宁和煦,大清的天下永久太平的寓意。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