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泽当镇,历史古迹众多、文化底蕴丰厚,被称为藏民族和藏文化的发祥地。在这里有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宫殿、第一块农田、第一座寺庙……同样,泽当还有一门手艺享誉西藏,那就是具有千年历史的泽当毛哗叽编织技艺。
西藏山南泽当镇,历史古迹众多、文化底蕴丰厚,被称为藏民族和藏文化的发祥地。在这里有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宫殿、第一块农田、第一座寺庙……同样,泽当还有一门手艺享誉西藏,那就是具有千年历史的泽当毛哗叽编织技艺。据传,早在千百年前,西藏就有了氆氇、围裙、藏被、呢子、哗叽等纺织品的制作。公元641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文成公主之后,汉族先进的纺织技术进入雪域高原,西藏的纺织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线、纬线双线交叉纺织的毛哗叽出现在泽当大地。随着泽当毛哗叽不断改进,双经线、单纬线的毛哗叽变得更为舒适柔软,一时成为了藏区官员、贵族和富商追捧的时尚。
然而,这门传承了千年编织技艺在新世纪却濒临失传。
【解说】在这间不到50平米的西藏乃东县泽当毛哗叽成品展示店里,用毛哗叽作为原材料制成的藏装、背包和各种旅游纪念品让人很难想到泽当毛哗叽编织濒临失传。主人巴桑得意地向客人们介绍说,摆在这里的每一件产品都是用古老的毛哗叽布料作为原材料制成的,因其纯手工织造、质地优良,不断有订单主动找上门来。虽然这里出售的一整套藏装的价格在万元左右,但因为用料考究、配色讲究、样式新颖,仍然受到不少顾客的喜爱。
这间成品展示店的后院,就是2008年5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巴桑主持成立的山南乃东县民族哗叽手工编织合作社。
在合作社的小作坊里,绕着墙根坐满了十几个不同年龄、手艺娴熟的工人。在他们手里,操作着各种古老的木制器具,或纺线,或织布,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普通的羊毛在他们双手上演绎着别样的精彩。
泽当的毛哗叽是一种上等的氆氇制品,用羊毛织成。因其质地柔软、持久耐用、纹路清晰、冬暖夏凉、清洗不变形等特性,享誉全西藏。旧西藏,用上等哗叽制成的服饰是上层达官贵人的专属品。在历史上,由于只有乃东县泽当镇的艺人才掌握这门技艺,所以泽当的毛哗叽又被称为“泽帖”。
把精选的羊毛捻成线,再经过纺织机的加工,然后织图、清洗、着色、浆染、晾晒,就是制作“泽帖”的全过程了。 不过,如果巴桑和他的同伴们不采取措施抢救濒临失传的毛哗叽编织技艺,也许现在我们看到这里的一切很可能就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