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精准扶贫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故事来源
    • 山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山东省淄博市地处山东省中部,辖五区三县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旅游度假区,面积59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5.1万,农村人口270万,是一个组群式老工业城市。2014年,被列为全国6个扶贫改革试验区之一。2015年10月,全国扶贫改革试验区工作现场会在淄博召开。今年以来,市派第一书记刘昌法驻村扶贫先进事迹和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的探索实践分别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

  山东省淄博市地处山东省中部,辖五区三县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旅游度假区,面积59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5.1万,农村人口270万,是一个组群式老工业城市。2014年,被列为全国6个扶贫改革试验区之一。2015年10月,全国扶贫改革试验区工作现场会在淄博召开。今年以来,市派第一书记刘昌法驻村扶贫先进事迹和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的探索实践分别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中央主流媒体刊播,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批示肯定。

  一、突出一个“闯”字,不断探索脱贫攻坚机制。2015年以来,以敢闯敢试的精神,大胆探索东部地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脱贫经验做法,全面推进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江苏、浙江、宁夏等省份50多个地市及省内13个市区(县)来淄博考察学习。一是创新“集团性”帮扶机制。制定《淄博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将24项改革试验项目逐一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单位、进度计划、资金来源、建设标准和完成时限。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实行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镇、部门单位联系挂包贫困村制度,建立重点责任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区县专门扶贫机构,脱贫任务重的镇全部安排专职扶贫人员,实现了由“单兵作战”向“集团帮扶”的转变,改变了扶贫力量“上头大、下头小”的状况。二是探索“拓展型”资产收益扶贫机制。围绕破解贫困户持续脱贫增收难的问题,在实地调研、评估论证的基础上,以博山区上小峰村等7个村为试点,为每个村注入100万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引导资金,对形成的资产进行折股量化,分别以30%和70%确权到村集体和贫困户,与集体资金资产、农户资产及民间资本共同捆绑,成立股份公司或合作社,依托当地资源,带动农家乐旅游和特色项目建设。贫困户折股量化资产负盈不负亏,保底收益不低于所持量化资金的10%。同时给专项资金安上“保险锁”。明确规定公司不得对外担保;对因公司经营不善、净资产临界150万元时进行强制清算,1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优先分配。目前,已形成了“乡村旅游+、特色种植+、果树认养+、物流配送+”等不同类型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实现了贫困户长期持股、持续分红、永久脱贫,同时壮大了贫困村集体经济。2015年底,7个村整体脱贫,1832名贫困人口实现分红。2016年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实现收益30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800元以上。三是创新“开放性”金融扶贫合作机制。围绕破解制约扶贫开发成效的资金瓶颈,2007年以来,在全省率先试点探索依托互助资金开展扶贫小额信贷模式,使扶贫资金由一次性无偿投入转变为长期有偿周转使用。同时探索以财政风险担保金为杠杆,撬动银行信贷资金,为经营主体发放贷款,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为山东省金融扶贫试点闯出了新路子,先后2次在全国贫困村互助资金培训会议上介绍经验。累计撬动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近亿元,受益贫困户1.3万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确保了“贷得快、用得好、还得上”。

  二、突出一个“准”字,不断创新扶贫脱贫路径。一是用差异化理念创新产业扶贫路径。针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区、库区、黄河滩区等特殊困难地区的实际,坚持一村一策战略,整合利用各级产业扶贫资金,先后实施乡村旅游、特色“种养加”产业等生态产业项目450个,覆盖80个镇办、474个贫困村,切实增强了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10万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的难题。二是用一体化理念创新行业扶贫路径。通过实行太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补偿机制、制定“N”专项实施方案等措施,不断加大行业部门政策、资金、项目整合力度,集中向贫困地区倾斜,先后实施民生项目480个,切实增强了对脱贫攻坚的支撑作用。积极试点探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和市现行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办法。对贫困家庭子女,在本市境内上学的所有费用全部免除;在市外上学的,所有中高职、大专及本科生,按照每人每年3000元标准给予补助到户。对贫困群众,通过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途径,将医疗费用降到最低。对贫困危房户,采取租赁、新建、翻建等方式,确保雨季到来之前所有贫困危房户搬离危房,年底前全部实现住房有保障。三是用网格化理念创新社会扶贫路径。针对贫困户“插花型”分布现状等特点,动员社会各界参与“10月17日”扶贫日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救助活动,实现省扶贫工作重点村第一书记驻村、村企结对、扶贫工作队和党员干部包户全覆盖,逐步构建起多维帮扶、一包到底的网格化社会扶贫格局。

  三、突出一个“实”字,不断夯实脱贫攻坚根基。一是把真正的贫困人口“找出来”。把“一户不落、一个不少”作为硬任务、硬指标,在2015年建档立卡“回头看”基础上,2016年初,集中2个月时间,严格按照“六步走”要求和3560元扶贫标准,对全市所有农村人口进行了“再识别、再认定”。二是把责任压力“传下去”。市、区县、镇办、村居逐级签订脱贫责任书,各区县分管同志、扶贫办主任分别向区县委政府递交脱贫保证书,党员干部与贫困户、挂包企业与贫困村分别签订帮扶脱贫承诺书。三是把真金白银“投进去”。2013年以来,实施了“10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实行了太河库区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补偿机制。设立了“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专项贷款50亿元,实行贷款贴息。市财政每年列支40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各区县按照不低于1:2的比例配套。2016年,市及区县财政投入增幅高于本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20%以上。国有企业切出利润的3%用于脱贫攻坚。脱贫任务重的区县建立不低于500万元的财政担保风险资金。四是把督查考核“严起来”。2016年,把脱贫攻坚列入全市“十个新突破”之一,实行月调度、月督查、月排名、月通报、月总结、月宣传制度,督查情况在市级新闻媒体公开排名通报。综合运用明察暗访、委托第三方评估等多种督查方式,分别制定出台县、乡党委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充分发挥督查“杀威棒”和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五是把“阳光扶贫”“亮起来”。建立扶贫系统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设立检察、审计联络员和志愿者,确保精准扶贫、“阳光”扶贫。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