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打造“淘宝村”品牌,让贫困群众致富

  • 故事来源
    • 山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开展电商扶贫新模式,全县几万名群众依托电商实现"人生逆袭"。其中,大集镇尤为典型。  大集镇位于曹县东南,辖25个行政村、86个自然村,人口4万余人,耕地4万亩,原本是个传统农业镇。2009年,随着大集镇丁楼村第一家淘宝店开业,农民开办淘宝店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大集镇党委政府以此为契机,成立电子商务办公室,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在土地、资金、技术培训和代理办...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开展电商扶贫新模式,全县几万名群众依托电商实现"人生逆袭"。其中,大集镇尤为典型。

  大集镇位于曹县东南,辖25个行政村、86个自然村,人口4万余人,耕地4万亩,原本是个传统农业镇。2009年,随着大集镇丁楼村第一家淘宝店开业,农民开办淘宝店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大集镇党委政府以此为契机,成立电子商务办公室,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在土地、资金、技术培训和代理办证等方面,给予淘宝商户全方位的政策扶持,并立足演出服饰的产业优势,推动以电商促脱贫的“大集模式”,引导鼓励辖区贫困人口依托电商创业就业,建立稳定增收渠道实现脱贫。

  蓬勃兴起的电子商务彻底改变了大集镇的发展轨迹,使其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的首批“淘宝镇”之一,实现辖区“淘宝村”全覆盖,也成为全国电商扶贫的排头兵。2018年,全镇脱贫289户、495人,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其中电商带动脱贫达80%以上,在全镇整体脱贫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曾多次报道“大集经验”,高度评价其在落后地区探索跨越式产业进步和脱贫攻坚一线中的示范作用。

  抓好宣传发动,营造电商扶贫浓厚氛围

  大集镇立足表演服饰电商产业蓬勃发展优势,不断总结推广电商扶贫的成功经验、先进做法和典型人物,在镇村主要路口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条幅、书写宣传标语,使电商扶贫典型到集市、进村庄,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信心。创建农村电子商务促进会等微信群,交流电商发展经验、分享电商创业心得,进一步扫除贫困群众从事电商障碍,为贫困户营造一个良好的从事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组织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到企业现场参观学习,切实增强贫困户发展电子商务的信心。

  强化培训促动,帮助贫困群众掌握电商技能

  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该镇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电商培训,努力使贫困群众尽快掌握电商技能。2018年,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4批、3000余人次,其中贫困群众2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

  培训理论知识。为有发展电商意愿的贫困村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聘请淘宝大学讲师为贫困群众进行免费授课,提高辖区贫困户对电子商务认知度。

  大集镇举办电商扶贫巾帼建功研讨班

  培训基础技能。组织淘宝商户,为有一定能力的贫困群众开办电商基础培训班,从最简单的打字、淘宝用语、工具使用、交易流程教起。贫困户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为他们提供实战场所,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支持从业实践。动员大型加工户,到周边村开办培训班,对培训合格的贫困群众直接吸纳就业。

  培训合格的贫困群众直接吸纳就业

  开展针对性培训。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偏低的贫困人口,动员从事淘宝服饰商户对其简单培训后,从事盘扣子、粘绣花等技术要求较低的工作。

  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偏低的贫困人口培训后,从事盘扣子、粘绣花等技术要求较低的工作

在旺季,一些贫困群众到工厂做技术要求较低的工作,一个月也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

  强化配套联动,为电商扶贫创造良好环境

  加大资金支持。大集镇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38万元,通过政府奖励、补贴、贴息等方式,支持农村电商企业、平台、园区建设和培训工作。其中,400万元建设扶贫车间用于电商产品加工,实现辖区25个行政村精准扶贫车间全覆盖;安排省级特色产业扶贫基金48万元,支持2个重点村开展电商扶贫;为电商产品加工企业发放“富民生产贷”90万元,吸纳带动80余户贫困户务工就业。

  加强服务配套。该镇25个村全部建立电商村级服务站,切实为贫困群众解决了农副产品“买难”和“卖难”问题。组织、引导10余家大型物流快递公司积极参与电商扶贫,成立了邮政快递电商运营中心,将办公区、仓储区免费提供给创业贫困户和吸纳贫困户较多的大型商家使用。为有意愿参与电商发展的20户贫困家庭,免费提供电脑或缝纫机,并帮助他们缴纳一年宽带费用。该镇主动服务,将80余户贫困户电商创业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送到贫困户家中,帮助贫困户完成前期准备阶段。

  加强电商基础设施配套。该镇为25个淘宝村铺设、修补乡村道路43公里,其中涉及贫困村12公里,实现辖区道路全面硬化。加大农村光纤宽带改造力度,大幅提升上网速度。专门为淘宝村架设大功率变压器10台,切实解决“线下”加工企业增多、大功率电器增加导致的用电紧张问题,保证生产生活用电稳定等。

  繁忙的快递小哥

  建设电商创业孵化园,提高扶贫“造血功能”

  曹县大集镇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打造集“办公+技术支持+培育+管理咨询”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孵化园2016年建立,一期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可入驻淘宝表演服饰加工企业24家、快递物流公司20家;二期用地200亩,建设厂房28个,分销实体店78家,托儿所一座。园内水、电、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备齐全,实现了“原料采购——生产加工——网络销售”一体化经营。孵化园为电商创业就业的贫困家庭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和基础配套设施服务,并提供政策咨询、专家指导、项目推介、网店装修、店铺诊断等服务,增强贫困人群内生动力,实现由“被动输血”到“主动造血”的转变。目前,孵化园已帮助160余户贫困户创业,吸纳600余人就业,年人均收入达2万余元,带动辖区建档立卡贫困户220户、680人实现稳定增收,筑牢了“防返贫”防线。

转载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html/4607000514269624163.html?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from=groupmessage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