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第一书记下乡记

  • 故事来源
    • 江西党建网

  “以后我就是村里的一员了,需要我的地方,大家尽管说!”在黄岭乡金黄村的一次群众大会上,王炎看着台下的村民,不由心潮澎湃。  短发,黑框眼镜,白衬衫,年轻的面庞,除了略显瘦削的体型,王炎看起来跟大多数九零后上班族没有什么区别。这个1992年出生的年轻人是彭泽县委宣传部派驻彭泽县黄岭乡金黄村的“第一书记”。  热心肠九零后下乡当起了“第一书记”  王炎是彭泽县委宣传部的一名普通干部,周围的同事都说...

  “以后我就是村里的一员了,需要我的地方,大家尽管说!”在黄岭乡金黄村的一次群众大会上,王炎看着台下的村民,不由心潮澎湃。

  短发,黑框眼镜,白衬衫,年轻的面庞,除了略显瘦削的体型,王炎看起来跟大多数九零后上班族没有什么区别。这个1992年出生的年轻人是彭泽县委宣传部派驻彭泽县黄岭乡金黄村的“第一书记”。

  热心肠九零后下乡当起了“第一书记”

  王炎是彭泽县委宣传部的一名普通干部,周围的同事都说他是一个热心肠的小伙子。他工作勤恳,办事古道热肠,十分乐于助人。2017年,彭泽县委宣传部选派“第一书记”到帮扶村金黄村进行扶贫工作时,王炎主动请缨,一个城市的小伙迈步走向了农村。

  比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里的马向阳还要年轻得多,王炎演绎了一出真实的九零后“第一书记”下乡记。刚到村里时,王炎的心里直打鼓。

  “说实话,来之前我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想象了许多农村工作的场景。但是第一次真正到村里,我的心中还是有一些忐忑的。”的确,从未从事过农村工作的王炎面对纷繁复杂的扶贫工作,心里的压力非常的大。王炎帮扶的金黄村共有3000多人,在黄岭乡是数一数二的大村,一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0户207人,脱贫致富任重而道远。

  “实在是没有想到,扶贫工作光靠一腔热血是没有办法做好的。”王炎坦言,自己年龄与村民们有差距,跟村民交流也听不大懂对方口音,遇到了许多困难,,总是担心不能够很好的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在他乌黑的头发中,也冒起了几根白发。

  九零后的“小王书记”做事雷厉风行

  面对困难,王炎并没有退缩。他在村里安顿好后,就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了解村民的需求。

  “小王人可好了,我上次和他说的事情,一下就给我解决了。”村民罗毛小说。原来,王炎在一次深夜走访贫困户罗毛小和冯加荣家时,发现他们不了解扶贫政策,和普通村民一样缴纳了医保。贫困户的医保是财政兜底,并不需要他们缴费。王炎发现他们交了这笔“冤枉钱”后,立即联系村组长。经过一夜的协调,第二天村组长就退还了他们两户的医保费用。

  “王炎这个小伙子,立说立行,做事不过夜”村民冯加荣一提起这件事,就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而像这样的事,只是王炎的日常普通工作。

  白天,王炎走村串巷,一户户的走访询问;夜晚,他挑灯夜战,整理贫困户的档案,苦思冥想该如何让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我现在午餐晚餐吃得都是百家饭。”王炎打趣的说到。每天高频率的走访,让王炎都没有时间好好的吃一顿饭。但付出的辛苦总是有回报的,现在王炎早已与村民们打成一片,就像是自己朋友一样,一条板凳上拉家常。

  兢兢业业的“小王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如何“输血”为“造血”,一直都是王炎深深思考的问题。产业帮扶,才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关键。经过多方走访,王炎发现位于附近的南山菊花茶场是可以进行产业扶贫的“好路子”。于是王炎立说立行,马上开始进行协调。

  “小王这个小伙子真不错,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产业扶贫的奖补,没几天就批下来了。”南山菊花茶场负责人吴根武说。如今,南山菊花茶场已经成立了彭蠡渊明菊专业合作社,金黄村70户贫困户207人全部已加入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就业+扶贫”模式带动金黄村全体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该项目建设耕地面积400亩,打造集菊花基地、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旅基地。通过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策应振兴乡村战略,开展多元化农业经营模式,拉动就业,让贫困户的钱袋子真正鼓起了。

  “真的感谢王书记,我一定可以早日脱贫。”村民汪金桂一提到“小王书记”也不由得称赞。原来,为了脱贫致富,汪金桂办了一个养殖场。王炎听说了这件事后,实地走访,帮助他联系乡农技站提供免费防疫药品,并且帮他申请到了农业产业扶贫奖励补助。目前,汪金桂已经饲养了700多只家禽,面对未来,汪金桂已是信心满满、充满希望。

  近年来,我们加强党建工作,规范三会一课,着力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村领导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扶贫济困,在帮扶干部大力扶持下,确保不漏一人,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邀请县委党校讲师来村里上党课。目前,我们已基本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同时继续做好巩固提高。村委会牵头成立彭泽县六山口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将全村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人人年底有分红,带动周边群众50余户就业。2018年我们完成14户危房改造工作,4户重建,10户维修。近几年,已完成三个新农村点建设,2019年有两个新农村点,修建港沿头新桥,新建金黄完小科技楼,新建村卫生所。大力开展文化卫生活动,组织乡卫生院义诊。同县文广新旅局、县剧团联系,来我村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春节期间邀请县文联组织书法爱好者来我村挥毫泼墨,送春联,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两年,反响很好。多次邀请县里爱心人士来我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赠送慰问品。

  “现在感觉自己就是金黄村的一分子,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对于“第一书记”的现状,王炎自信满满。“今后,我要更加努力,通过我们一起努力,能让金黄村能够焕然一新!”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