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众多的古镇中,朱仙镇赫赫有名。在河南,讲大宋兴亡、讲汴京风情、讲黄河水患、讲运河漕粮……都绕不开朱仙镇。明清时期,朱仙镇是与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齐名的中国“四大名镇”。
在中国众多的古镇中,朱仙镇赫赫有名。在河南,讲大宋兴亡、讲汴京风情、讲黄河水患、讲运河漕粮……都绕不开朱仙镇。明清时期,朱仙镇是与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齐名的中国“四大名镇”。
春秋时期,朱仙镇一带为郑国的东北边陲,郑庄公在此屯兵筑城,城曰“启封”,意图“启拓封疆”。汉景帝时期,为避皇帝刘启讳,改“启封”为“开封”,八朝古都由此启幕。
这里是战国侠士朱亥的家乡与食邑,为纪念他随信陵君“窃符救赵”,用铁椎击杀晋鄙立下的功勋,遂改称“朱仙镇”。
北宋定都汴梁,内河航运是维系京都繁华和生存的重要因素。太平兴国九年,宋太宗令“凿尉氏县界新河90里”拉直河道,朱仙镇因紧邻蔡河而成水陆要冲,民贾集居成镇。元代时,黄河多次在开封决口,汴河等河流最终被泥沙淤塞。公元1351年,元顺帝派贾鲁治河。贾鲁首先将黄河逼入故道,又从密县经郑州、中牟引水至朱仙镇,而后汇入古运河,经周家口至商水县入淮。此举既消除了水患,又复兴了漕运,所疏通的这条河道被命名为贾鲁河。贾鲁河开通之后,朱仙镇成为开封唯一的外港,开始繁荣起来。明末,因运粮河开通的缘故,朱仙镇成为“南船北车”的转运处和货物集散地。清康熙年间,朱仙镇进入鼎盛期,为保航运畅通,贾鲁河曾被先后疏浚10次。江淮的稻米、丝绸、茶叶等由此北运,从黄河入冀,经天津到北京;西北的山货物产由此南输,舟船从朱仙镇码头南下,经淮河直达扬州。运粮河穿镇而过,将镇分为东西两部分,河上有桥三座相连。沿河两岸,码头桅樯林立,百舸千帆竞渡。全镇面积30平方公里,商户4万余户,人口达20余万,大街小巷72条。当时,河南省人口300万左右,全世界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也只有区区十个,全省超过十五分之一的人口聚集在这里,朱仙镇的“牛气”可见一斑。
人口的集聚,商业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兴盛。历代帝王将相、仁人志士、商贾行帮都把朱仙镇视为风水宝地,来这里游乐逍遥,买房置业,开馆建寺。曾经,镇内寺庙多达100多处,其中以建于明代的岳飞庙最大,为全国四大岳庙之一。还有关帝庙、郎神庙、三皇庙、救苦庙、北大寺、明皇宫等,个个飞檐挑角、雕梁画栋,香火不断。所谓的72路神仙,在镇内皆有庙祀奉。
朱仙镇不仅是商贾往来云集,车舟穿梭繁忙的商埠水运重镇,还曾多次弥漫起战火硝烟。岳飞北伐抗金,朱仙镇大战金兀术,“八大锤”大闹朱仙镇,岳飞被朝廷十二道金牌召回,遥望京都,壮怀激烈而作《满江红》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李自成曾经在这里与明军主力激战;太平军、捻军攻打开封时,都曾屯兵朱仙镇。
兴于航运的朱仙镇,因航道断流而随之衰落了。清道光年间,黄河漫溢,贾鲁河赖以载舟的水运优势不再,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贾鲁河终被沙填,朱仙镇淡去了桨声灯影,水运地位让位于周家口。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当“四大名镇”中的其它三个都已发展为大都市之后,朱仙镇却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镇,沉寂在中原腹地,恍若隔世。人们只能从史籍文献,戏剧书本,古建遗迹中寻找名镇往昔的辉煌,徒叹名镇风光不再的无奈。
重塑名镇风采,再现历史辉煌,成了朱仙镇人的梦想。历史,似乎在等待一次机遇。机遇,似乎在等待一个人。叶永明的出现,为朱仙镇的涅盘重生铺开了大手笔的蓝图。叶永明,浙江德清市人,儿时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踏入商界。一次,市领导邀请叶永明等企业家到朱仙镇考察。因儿时就崇拜岳飞、岳云、岳家军,朱仙镇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看着眼前杂乱无序的街道,斑驳的民居宅院,沧桑残破的寺庙,粗糙复建的文物,荒草丛生的河道,沙飞土扬的原野,叶永明被深深震撼了。从此,叶永明与朱仙镇结下不解之缘!
投资文旅产业,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为开封、朱仙镇古都名镇的振兴发展尽一份力量,既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可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拓展一个更大的空间。天降大任,舍我其谁!这位内刚外儒的江南富商,内心升腾起一股渴望与激情。
此后数年间,叶永明一边集累资金,一边积累知识。他整合旗下资源,决心倾其所有和毕生心血,在朱仙镇这块皇天后土上矗立一座文化地标,打造一个永恒的经典之作;他遍访名城、名景、古村镇,古建筑,从中寻找灵感;他不惜重金,从各地搜罗收购楼阁旧宅物料;他无数次踏访朱仙镇,在古迹遗址,河道原野上徘徊沉思……“复活朱仙镇,是我今生的责任和目标!”叶永明暗暗下定决心。
谋定而后动,出手即不凡。2011年,叶永明与朱仙镇政府正式签订投资协议。2012年,由叶永明为董事长的河南开心一方置地集团为主体投资开发的“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启封故园”,被列入河南省、开封市重点项目,《河南日报》头版头条报导:“这
个项目不仅是开封目前在建的最大的文化旅游项目,也是中原生态旅游的破题之作。”
2012年5月9日,启封故园项目动工;2015年7月17日,中国第一大木结构牌楼落成剪彩仪式举行;2016年10月1日,占地700亩的古镇风情旅游区一期工程建成,园区盛装开园……
如今,当人们来到园区,首先会被宏伟壮观的“中国第一牌楼”——启封楼所吸引,所震撼。它宽36米,高16米,进深11米,七门八柱全木结构,寓意启封故地千年古镇欢迎八方游客。启封故园如一颗明珠落子朱仙镇,激起一波涟漪,拂去蒙在名镇身上的一层风尘。如今,启封故园己成为开封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天上午,岳元帅帅旗招展,岳家军军威雄壮,得胜鼓震天价响,吸引着八方游客。每到节假日,游人蜂涌而至,古镇喧闹异常,人们踏上潜龙桥、登上及第阁、步入状元桥、鹊桥、聚仙桥,走进魁星街、下八行街,或漫步,或泛舟,尽享明清古镇风情,感受中原水乡之美、人文建筑之巧。还可在这里体验木版年画制作的乐趣,观赏宋金大战、状元科考、市井风情的各种演艺,欣赏豫剧祥符调优美的旋律,孩子们在状元府第习礼学艺,在魁星街品尝北宋、南宋京都的各种风味美食,流连忘返,其乐融融。夜晚,伴着蛙声鸟鸣枕水而居,听琴入梦,梦游大宋,思古追幽,别有万种风情……
叶永明的胆识和气魄,启封故园高标准、大手笔的开发建设,犹如一针强心剂注入朱仙镇古老的肌体,迅速拉动了这方热土的投资发展。如今,启封故园二期工程正加紧施工,以启封故园为龙头的河南省朱仙镇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正全面展开,“一河两岸三广场四街区”提升改造项目按规划有序推进。不久的将来,朱仙镇,这个文化灿烂,风格独特,魅力独具,活力四射的中原水乡,中国名镇将重放异彩,成为河南与开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颗新星。
欢迎点赞
点赞河南好故事活动
未注册的手机号验证后将自动注册
点赞成功
感谢点赞,还剩4次机会为其他故事点赞!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