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在危急时刻,4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当时有一位来自广东省的小护士还不满20岁,她就是“00后”援鄂护士刘家怡。
2020年,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在危急时刻,4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当时有一位来自广东省的小护士还不满20岁,她就是“00后”援鄂护士刘家怡。
刘家怡当时在武汉是如何战“疫”的?护士们日常都需要做哪些工作?他们又是怎样照顾患者、救死扶伤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为您娓娓道来。
“00后”刘家怡是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中医医院的一名护士。2020年初,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当年元宵节夜里,刘家怡所在的微信工作群发出了征召援鄂医护人员的紧急通知,正在值夜班的她第一个报了名。第二天一大早,刘家怡便出发前往武汉。
到了武汉,刘家怡被安排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出舱口,指导人员脱防护服和进行物品消杀。一头连接污染区、一头通往清洁区的6平方米左右的板房,就是刘家怡工作的场所。刘家怡每天都要在这个狭小密闭的空间里坚守6个小时,等待出舱的医护人员、保洁人员和安保人员等,协助他们科学安全地脱防护服。
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时刻面临着危险。穿着防护服,刘家怡常感觉又冷又闷。有一次呼吸困难,她不得不扶着墙走出门透气。脱下防护服时,她发现因为缺氧,胳膊都变色了。还有一次她因为手部消毒太过频繁,导致手套上破了一个洞。
尽管时常面临危险,刘家怡跟家人和朋友聊天时,却很少谈论自己的工作细节。因为年龄小,刘家怡受到不少关注。记者问她,你还是个孩子,还需要别人帮助。她回答说,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这段对话感动了整个中国!2020年3月底,圆满完成任务的刘家怡回到了惠州。
除了抗疫的相关工作,护理工作也是护士们日常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为患者测量血氧、血压、体温,打针、输液,对医院进行日常的消毒消杀等,都需要护士们的专业、细致与耐心。
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广大护理工作者敬佑生命、护佑患者,为建设健康中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监制:刘刚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张平锋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甄晓博、刘畅
记者:刘畅、殷家捷、胡拿云、王瑞平
包装:夏勇、张澜涛(实习)
海报:叶静(实习)
部分素材来源:南方日报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最新评论
为您推荐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草原上的额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三千孤儿来到内蒙古,被“草原母亲”们养育成人。他们和“草原母亲”原本相隔千里,没有血缘关系,如今却骨...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山丹的“黎明”
90多年前,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把当时国际先进的工农业技术带到西北农村,并创办山丹培黎学校,奠定了山...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我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对读书的热爱与痴迷,贯穿习近平的人生轨迹。从梁家河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习近平一路走来,始终...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第一块“的确良”
第一块“的确良”是怎样诞生的?企业的自主创新如何不断向前发展?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为您娓娓道来。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种下一棵“幸福草”
是谁发明了菌草技术?菌草又是如何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的?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将聚焦...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幸福满高原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364万多西藏儿女正凝聚起笃定前行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治淮安澜 人水共生
淮河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70多年来,淮河如何从大水泛滥变大河安澜?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带你回顾淮河沿...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在那遥远的地方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践行“两山”理念,沿着绿色发展之路开拓前行,新时代美丽中国的画卷将更加壮美,美好生态将为人们...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