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自强不息 大地清华

  • 故事人物
    • 习近平
    • 梁启超
    • 朱自清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故事年代
    • 近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新华社
  • 发表时间
    • 2022-02-18

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她诞生于何时?熔铸了怎样的价值底色?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带您走近百年清华,体味穿越时空的不凡气度。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时光流转,清华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春风化雨,从这里走出的人才灿若星河。

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她诞生于何时?熔铸了怎样的价值底色?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带您走近百年清华,体味穿越时空的不凡气度。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两,史称“庚子赔款”。之后,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赔款,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负责选派游美学生和筹建游美肄业馆。1911年,游美学务处迁入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游美肄业馆更名为“清华学堂”,并于当年4月29日开学。

1925年,不再满足于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开启了办独立大学之路,成立了大学部和国学研究院,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等学者先后来校任教。

朱自清先生五十载的短暂人生中,近一半的时光在清华度过。抗战爆发后,他随学校南迁,任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在艰苦环境中悉心培育人才。朱自清积极投身爱国运动,代表清华师生赴前线慰问抗日将士。尽管身患重病,他仍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嘱咐家人拒领美援面粉。

从风云激荡的五四运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到创造战时高等教育奇迹的西南联大,再到解放战争时期,一代代清华人前赴后继,寻求救国图存之路,为保家卫国奉献青春和生命,成为推动民族独立解放的重要力量。

1960年,清华大学原子能科学实验基地在昌平虎峪村开工,工程代号为200号。一群平均年龄仅为23岁半的清华师生走进这里,参加屏蔽试验反应堆建设。从未见过反应堆的他们,从做“马粪纸”工程模型开始,用几十台手摇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1964年,这支年轻的科研队伍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自行研究、设计、调试、运行的屏蔽试验反应堆,用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

爱国奉献,贯穿清华百年岁月。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育出一批批又红又专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推动国家发展。

实干兴邦,行胜于言。新时代的清华人,在科研、抗疫、乡村振兴等一线接续奋斗,开拓进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监制:刘刚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张平锋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李俞辉

记者:李俞辉、王普

包装:夏勇、刘萌萌(实习)

海报:杨震男(实习)

部分素材来源:清华大学校史馆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