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是如何从闽中走向全国,成为国民美食的?又是如何带动当地就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将带您一起找寻答案。
浇一勺浓郁的高汤,撒一把翠绿的葱花,一碗鲜香的扁肉汤不禁让人垂涎欲滴。您可能没去过沙县,但一定吃过沙县小吃。
沙县小吃是如何从闽中走向全国,成为国民美食的?又是如何带动当地就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将带您一起找寻答案。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人多地少,生活压力大,村民们纷纷靠做小吃的手艺到外地谋生。俞其锦就是其中之一。自1996年起,他先后在福州、上海、武汉、北京等地开了沙县小吃店,每天从早上7点营业到凌晨2点。
很快,沙县小吃就由村民们带到了全国各地,并凭借着可口的味道和平价的原则俘获了无数食客。通过做小吃,大部分村民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实现了“村里一栋楼,城里一套房”的目标。
同时,为了让更多人享受沙县小吃带来的红利,沙县政府免费开展了一系列系统化的培训措施。小吃店主谢玉清专门从福州赶回沙县,学习锅贴、烧麦等美食的制作方法。
迄今为止,沙县区委区政府已制定了40多份文件,免费为23000多人次提供了经营管理和制作技艺的培训,激发了沙县乡村振兴的活力。
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沙县小吃正朝着产业化、品牌化的方向不断转型升级,在产品定位、食品制作等多方面都进行了标准化管理。目前,沙县小吃在全国已有8.8万家门店,辐射带动了将近30万人创业,年营业额近500亿元。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大人民群众正脚踏实地、砥砺奋进,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挺进。
监制:刘刚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张平锋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姬杨
记者:刘春晖、姜赛、姬杨、甄晓博、林凯、陈旺
包装:夏勇
海报:刘萌萌(实习)
部分素材来源:沙县融媒体中心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为您推荐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一渠南水润北方
一渠清水怎样实现永续北送?背后隐藏着哪些“创新密码”?全面通水7年来,这项世纪工程又是如何改变中国的?本期《习近平讲述...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蓝天曾有雄鹰飞过
八十多年前,当中国人民正在遭受日本法西斯疯狂侵略的时候,一群年轻的“雄鹰”曾在中国蓝天壮烈地飞过,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与世界共赢
20年来,中国如何履行承诺、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又如何为区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助力?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与您共同回...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艾滋病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1985年6月,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三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采...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状元”实业家
他白手起家,将一座落后的封建小城打造成“中国近代第一城”,并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程。他兴办实业、倾资兴学、以商养学...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被密藏的《皇舆全览图》
18世纪初,有这样一幅中国地图,历经多年绘就,科学水平空前,走在世界前列。它就是《皇舆全览图》。但是,这样一个重要成果却鲜...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烽火玫瑰胡济邦
在苏联卫国战争的战场上,胡济邦作为唯一一位中国记者,以柔弱之躯经历了战争全程,并冒着生命危险报道了苏联人民的坚贞不...
-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丨抗疫精神
抗疫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它又是如何激励中华儿女同疫情作斗争的?《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