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万里海疆筑起“海防长城”的他,值得14亿人致敬!

  • 故事人物
    • 刘永坦
    • 于长军
    • 李宏博
    • 张洪涛
  • 故事地点
    • 中国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时代楷模发布厅
  • 发表时间
    • 2021-09-30

刘永坦是谁?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他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首批双院士,也是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和技术的奠基人。

9月29日

在《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中

中国中央宣传部

向刘永坦创立“时代楷模”

刘永坦是谁?

绝大多数中国人

都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

他是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的首批双院士

也是我国对海探测

新体制雷达理论和技术的奠基人

他的科研成果曾两次获得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他本人更是在2019年

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40年来

他带领团队扎根海疆

坚持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40年的坚守

他为海疆雷达修炼“火眼金睛”

为科研建起了一支“雷达铁军”

为祖国铸造出一道“海防长城”

走近刘永坦院士

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带领的是一支怎样的铁军?

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一路先行?


在同事于长军眼中

刘院士对待学术非常严格

而在严谨工作的背后

他也有生动多彩的一面

“年轻的时候

他比较喜欢游泳、喜欢运动

也爱听音乐

尤其喜欢听交响乐”

在学生李宏博看来

“刘院士对待学术非常豁达

在遇到科研问题时

允许我们自由发挥

不会做过多的限制

我们可以充分去寻找

各种各样的方案

他会非常耐心地对每个方案

进行指导、提示

始终扮演一个引领者的角色”

谈及刘永坦院士

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同事张洪涛说

“他不仅具有科学家精神

更是有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他出生在南京

经历了南京大屠杀

家国情怀从小就扎根在他的心里

他成名以后各种诱惑都会找到

但他从来都没有答应”

从填补国内空白的雷达理论创立

到建立我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实验站

再到研制出我国第一部新体制雷达系统

刘永坦的一生

献给了祖国

保卫祖国海疆、构筑海防长城

是他无悔的选择!


节目播出后

刘永坦院士的爱国奋斗故事

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众多媒体纷纷报道了他的事迹↓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师生们

在观看节目后

也纷纷表达对刘永坦院士的敬意↓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

刘永坦院士是我国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是中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和体系的开创者,是中国对海远程预警技术跨越发展的引领者。他的一生饱含着对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以身许国、科技报国,淡泊名利、奖掖后学,啃下“硬骨头”、闯出“无人区”,带领“雷达铁军”践行了“为国造利刃”的铮铮誓言,以卓著功勋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精髓真谛。他为人低调、清廉自守,不务虚功、干在实处,始终坚持国家最高科技奖不是他一个人的,是整个团队的、是哈工大的、是黑龙江的。刘永坦院士用一生诠释了一名红色战略科学家的初心和坚守,是全体哈工大人做人的标杆、学习的楷模、奋斗的航标。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

刘永坦院士是践行科学家精神的杰出典范,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先锋榜样,也是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的典型代表。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刘永坦院士“时代楷模”称号,是对刘永坦院士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品质的充分肯定,体现了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一校三区全体师生备受鼓舞。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巩茹敏教授:

刘永坦院士的先进事迹真实朴素、感人肺腑。他既是一位顶天立地、忠诚奉献的伟大科学家,也是一位有血有肉、亲切温暖的哈工大教师。刘永坦院士留学进修后,毅然选择回到祖国投身建设,彰显了他赤心报国、扎根东北、爱国奉献的科学家精神。他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穷尽一生心血只专注于“御敌于千里之外”的国之重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他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体现了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通信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刘爱军教授:

刘永坦院士既是成就卓著的雷达技术帅才,同时又是善于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四十年如一日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用心凝聚了一支专注海防科技创新的“雷达铁军”,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英才,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继续为筑起“海防长城”贡献力量。从刘永坦院士身上,我们学到了艰苦奋斗精神和“筑就海防”的家国情怀。作为一线教师和基层党支部书记,一定要传承好刘永坦院士的艰苦奋斗、家国情怀精神,以时代楷模为榜样,为威海校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张钦宇:

刘永坦院士是“时代楷模”,也是哈工大全体师生的“优秀楷模”。坦先生从来到哈工大起,就立志在我国对海观测技术上做出突破,正是坚守着这样的初心,他带领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科研一线,不计名利地刻苦钻研,最后做出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坦先生一直是我们在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工作中的榜样与灯塔,站在深圳这片创新热土,我们将接好他的接力棒,积极传承他这份许党报国、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


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届永坦班团支部书记高若瑜:

刘永坦院士的事迹令我动容,令我深思。刘永坦院士在风雨如晦中立下“刻苦学习,科学报国”的朴素理想,在恶劣实验条件下勇往直前攻克技术难题,在成就卓著时砥砺奋进更高目标,在新百年新征程起点上助力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征途漫漫,前路莫问归期;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多少胼手胝足的奋斗绘就了今日盛世的美好画卷,多少埋头苦干的奋斗推动了中国航船的踏浪前行。刘永坦院士的事迹勉励我们要做仰望星空、理想远大的追梦者,做无畏困难、追求卓越的奋斗者,勇担时代重任,在新的征途中勇往直前!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信学院电子工程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于川淼:

刘永坦院士带领团队四十年磨一剑,为祖国海防装上“千里眼”,早已将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他身上体现的这种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感,以及对科研的认真严谨精神深深激励着每个人。作为新百年的哈工大学子,我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珍惜大好的学习时光,努力练就过硬本领,以奋斗放飞青春梦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曲佳璐: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样的动力,能让坦先生栉风沐雨地坚守在雷达试验站?学习完坦先生的事迹后,我得到了答案——党和国家的需要便是他前行的动力。坦先生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长大,长大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奉献一生。作为一名党员,我将主动把自身发展同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炫丽之花。


网友们更是自发向他致敬↓

围绕一个方向

聚焦一个领域

刘永坦院士带领团队

坚持自力更生四十载

将关系国家全局和

长远的重大原始创新

牢牢地掌握在了中国人自己的手上

用一个甲子的无悔坚守

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万里海疆

为筑牢共和国“海防长城”

作出了突出贡献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已是皓首老人的刘永坦

依然带着强烈的初心和使命

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

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

继续为我国的“海防长城”

贡献力量!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