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快回家

作者|柴静,刘云
  • 故事人物
    • 董腾飞
  • 故事地点
    • 中国
    • 云南省
    • 昆明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新华网
  • 发表时间
    • 2021-07-30

昆明市一餐厅入口处挂着一幅“百子图”,上面是一些或被拐、或走失孩子的照片。这幅图象征着“希望”,是那些离散家庭的团圆梦。

不久前,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终于找到被拐24年的儿子,这让许多正在寻亲的家庭看到了希望。

昆明市护国路上人来人往(7月12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在云南省昆明市市中心的护国路上,有一家特殊的餐厅——小无量跳菜主题餐厅,这家餐厅有着浓浓的彝族风俗,传承着大理南涧跳菜这一非遗文化。而更为显眼的是,餐厅入口处挂着一幅“百子图”,上面是一些或被拐、或走失孩子的照片。用餐厅老板紫彦(网名)的话来说,这幅图象征着“希望”,是那些离散家庭的团圆梦。

小无量跳菜主题餐厅内景(7月12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希望”

7月9日,紫彦如同往常一样,在餐厅没有客人时忙碌着“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工作。作为一名志愿者,她接触与帮助寻亲人已有6年的时间。但这一天的工作有些特殊,紫彦决定开设自己的短视频平台账号,为求助者录制寻亲视频。之所以作出这个决定,是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的餐厅还能坚持多久……

小无量跳菜主题餐厅入口处的“百子图”,上面那些丢失孩子的信息,大部分年代已有些久远。

多年的寻亲之旅让紫彦深知,仅仅通过照片找回孩子的希望微乎其微。这些照片一直放着,就是想给来找她帮忙的寻亲人一些希望,让他们知道有人愿意帮助他们。

紫彦向寻亲人了解线索。(7月9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这天来店里录制视频的6位父母也抱着这样的期待。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他们一遍遍地重新制作寻人启事,希望照片像素更清晰,或者专门找人绘制模拟画像。他们把最新的启事也挂在紫彦的店里,以此找寻一线希望。

新冠肺炎疫情给餐厅的生意带来一定影响,在考虑生计的同时,紫彦也开始思考如何用新的方式帮助这些离散家庭,于是她想到了做短视频。

紫彦正在录制视频(7月9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现在,我要考虑的是怎么把信息传播出去,多一次传播就多一分希望。”紫彦说,自2014年加入“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以来,她接触过200多个家庭,帮助26个家庭实现团圆,配合过多地警方开展打拐工作。

紫彦在“宝贝回家”寻子网上对相关信息进行完善(7月9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寻亲”

董腾飞是紫彦2015年接触到的寻亲人,自小走失的他辗转天津、河南、云南等地。20多年来,他经历过流浪、打工、受骗……但他的心中依然有一个信念——寻亲。

关于名字与年龄,都存于他儿时的记忆中,他记得自己名字发音,却不知道到底是哪几个字,他知道自己33岁了,却不知道具体的生日日期。

董腾飞每天都在餐厅里帮工(7月12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在接触“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认识紫彦前,董腾飞的生活异常艰难,没有上过学的他,经常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更别提对未来的规划,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目标,那就是“回家”。在警方与志愿者们的帮助下,董腾飞已经找到了妹妹,多地警方也正通过大数据筛查、DNA比对等形式帮助他寻找父亲。

紫彦再一次核查董腾飞的线索(7月12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在董腾飞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严厉、暴躁的人。小时候,他为了吃饭曾偷过2元钱,父亲知道后,将他狠狠教训了一顿,这一顿教训也让他至今没有走过歪路。

儿时的他害怕父亲,可如今的他也明白了父亲从前带着自己四处打工讨生活的不易。“我父亲现在年纪也大了,身边需要人照顾,而我也渴望父爱。”董腾飞的遭遇与踏实肯干的性格打动了紫彦。她将董腾飞从河南接到云南,留在自己身边,帮助他学习技能,让他可以一边寻亲,一边规划自己的人生。

回忆起过往,董腾飞逢年过节时都会偷偷掉眼泪。现在,紫彦和她的家人们都把董腾飞当作亲人,给了他一份别样的亲情。

董腾飞经常一个人在一旁学习面点制作手艺(7月12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团圆”

医生、科学家、宇航员……你曾在儿时种下哪些梦想?小奥5岁便立志要成为一名警察,因为他要找回被拐走的妹妹。如今的他已经11岁了,就在这一年,妹妹娇娇回家了。

今年年初,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团圆”行动。云南省公安厅特别督办“娇娇被拐案”,经过技术专家DNA比对及专业研判,昆明警方成功抓获拐骗娇娇的犯罪嫌疑人起某夫妇,娇娇也终于和父母团聚。娇娇回家那一天,骆女士与丈夫去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小板桥派出所接女儿,从一开始的抗拒到走出派出所的那一声“妈妈”,让骆女士6年来的辛酸烟消云散。如今一家团圆了,小奥的梦想依然没有改变——做警察,让每一个家庭都团圆。

今年6月,在警察的帮助下,娇娇一家终于团圆(资料图)。新华网发(云南省公安厅 供图)

在娇娇被拐的6年间,紫彦与心怀美好(网名)等志愿者不断为这个家庭提供着帮助。娇娇回家一个多月后,他们一同去探望了这个重获团圆的家庭。

“我的记忆里,6年间没有见她笑过,每次交流说不到三句话就掉眼泪了。”紫彦谈起骆女士时说,看着娇娇在一脸笑容的妈妈怀里撒娇,这个曾辗转山东、安徽、河南、江苏、贵州等地寻亲家庭的苦难已经过去。

紫彦在给娇娇一家拍摄全家福(7月12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

昆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七大队打拐民警蔡警官介绍,昆明市近几年来加大打拐力度,案件呈下降趋势,2020年“零发案”。今年“团圆”行动开展以来,设于昆明市公安局七大队的打拐办及时梳理打拐DNA系统内信息,不断对信息进行核查清理、补充完善。截至7月5日,已完成认亲31人次,找到被拐、失踪儿童30人,破获公安部督办拐骗儿童积案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

去探望娇娇的那一天,紫彦为骆女士一家拍下了一张全家福,她也希望一家人的生活能够愈来愈好,希望他们的团圆带给更多寻亲人希望。

目前,昆明警方正继续加强“团圆”行动工作专班力量,对联系不上家属的案件,积极通过大数据核查、情报研判、跨区域协查等方式,查找到、联系上父母本人并核实情况。同时,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对本市儿童福利院、救助站等机构收容、收留人员及收养儿童家庭确有身份不清、来历不明的,展开身份核实及DNA比对工作。昆明市公安局将全力侦破一批拐卖儿童积案,全力查找一批改革开放以来失踪被拐时不满14周岁的儿童,让更多家庭早日实现团圆。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