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部战区海军某护卫舰支队派出送喜报小分队,辗转千余里来到沂蒙革命老区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与当地人武部和退役军人事务局一起,将一份迟到了4个月的立功喜报,送到该支队宜春舰舰长邵波家中。
近日,东部战区海军某护卫舰支队派出送喜报小分队,辗转千余里来到沂蒙革命老区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与当地人武部和退役军人事务局一起,将一份迟到了4个月的立功喜报,送到该支队宜春舰舰长邵波家中。
今年以来,邵波一直在海上执行任务,无法返回老家亲自接受喜报。为将荣誉的激励作用发挥到最大,军地双方精心协调,共同选定了一个“最佳”的日子。于是,这份二等功喜报迟到了4个月。
荣立二等功的邵波在送喜报小分队陪同下荣归家乡。
“咚咚锵,咚咚锵!”蒙山脚下的平邑县城,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听说邵波所在部队领导要来送喜报,他家所在的小区里,街坊邻居自发组织来到活动现场列队欢迎,县双拥办有关领导更是亲自上阵,带着锣鼓队操练起来,共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
乡亲们欢迎邵波回家。
“他是舰长,立了二等功!”“乖乖,真不孬!”“老邵的儿子真争气,真给咱沂蒙人长脸!”锣鼓声吸引了周围的乡亲,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在乡亲们的见证下,该支队领导宣读邵波荣立二等功的通令,为其家人佩戴“共享军功、见证荣耀”的绶带,并将立功喜报和鲜花送到邵波父母亲人手中,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
当邵波年近九旬的奶奶接过绶带和鲜花,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看着大家投来赞许的目光,老人家的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自豪。
部队领导为邵波亲属送喜报、献花。
邵波入伍20余年,一直坚守在海防一线,带领官兵出色完成了以备战打仗为中心的各项任务,所在单位连续3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他个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邵波工作照。
“军功是对军人最大的肯定,荣誉是对军人最美的赞扬,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无比光荣和自豪。作为沂蒙儿女,我会继续传承发扬好沂蒙精神,与全舰官兵生死与共。”邵波在仪式上表下决心,再一次赢得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邵波与家人合影。
“我也想和咱们的大功臣合个影”“我也想,咱们一起……”仪式结束后,前来观礼的街坊邻居仍不愿散去,大家争着和邵波合影。
“妈妈,舅舅今天就像大明星一样。”看到眼前的景象,一旁的小外甥女骄傲地说,“可不是,舅舅今天就是大明星!”邵波表姐的回答让平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办主任张芳很是感动。
喜挂二等功臣之家牌匾。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在这一点上我们责无旁贷!”张芳坦言,今天是她上任第一天,能参与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她终生难忘。“一个好的仪式胜过千言万语,能让这份荣光不仅成为军人军属的记忆,更成为家乡父老乡亲的集体荣耀。今后我会更好地将这种好的仪式坚持下去。”
邵波与家人共享荣光。
人群散去,邵波的父亲邵明祥,这个曾经参加过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老兵,非常懂得军功的分量,他触摸着奖章,严肃又动情地对邵波说:“这个军功章不仅承载着你的努力,也承载着无数人的汗水,它不仅代表着你曾经的奉献和付出,也代表着更重的责任和担当。希望你能珍惜荣誉、继续努力,传承和发扬好沂蒙精神,为建设强大海军贡献出全部力量。”
邵波与父母合影。
邵波的母亲更是激动地流下泪水,对她来说,从父亲参加解放战争,到丈夫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再到儿子参军入伍,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紧绷着,她深知荣誉的来之不易。记者临走时,邵波的母亲拉着记者的手,说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想借此机会对远在千里之外无法前来的儿媳表达感谢。
邵波与妻儿合影。
“作为邵波母亲,此时此刻我感到无比光荣。有国才有家,儿子在部队,与儿媳长期两地分居,没法照顾家庭。家中的重担,孩子的教育全都落到了儿媳身上。所以军功章上有儿子的一半,也有儿媳的一半,我希望邵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努力。也真诚祝愿所有军嫂健康快乐,幸福吉祥。”邵妈妈通过微信发来文字,每一个字符都表达着自己对子女满满的爱,对军人事业的默默支持。
喜报送到家,真情暖兵心。该支队党委专门派人赶赴山东,千里送喜报的荣誉激励,提升了官兵的自豪感和获得感,激发了全体官兵练兵备战的热情。支队政治工作部主任刘凯表示:“我们跨越千里把喜报亲手送到官兵父母手中,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广大官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练兵备战之中,锻造一支忠诚、奉献、先锋、胜战的尖刀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