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锦“织娘”:传承“非遗”手工艺 织就脱贫新生活

作者|黄思路
  • 故事人物
    • 李冬莲
  • 故事地点
    • 中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新华网
  • 发表时间
    • 2021-05-01

“从前我家是贫困户,家里土地比较少,父母年纪也大了,还有个年幼的弟弟,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是种甘蔗。自开始做织锦的工作后,我有了稳定的收入。2019年7月份,我家脱贫了。”

“从前我家是贫困户,家里土地比较少,父母年纪也大了,还有个年幼的弟弟,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是种甘蔗。自开始做织锦的工作后,我有了稳定的收入。2019年7月份,我家脱贫了。”在广西南宁金壮锦文化艺术产业基地,“织娘”李冬莲告诉记者。

壮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图案生动,色彩明艳,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壮锦织物品。(“中国有约”活动主办方供图)

2016年,在政府支持下,一些企业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在崇左市龙州县双蒙村板池屯建立了龙州壮锦技艺工坊。2018年,工坊成为国家首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之一。有一手熟练织锦手艺的李冬莲是最早加入工坊的织娘之一。

“以前靠种甘蔗地,除去各种人工、肥料费用,收益不高。现在织壮锦,我只需要每天在家里工作几个小时,每年净收入就能达到2万元,还能兼顾照料甘蔗地、照顾家人。”李冬莲说。

加入工坊后,李冬莲还在村里一家一户开导动员,希望能带动更多的贫困家庭。“壮锦织出来,可是要卖给谁呢?”李冬莲回忆道,“这是当时很多人的忧虑。”

免费提供原材料、统一回收、推广销售、固定培训……为了壮大工坊的发展,政府与企业给村里提供了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慢慢地,加入工坊的人也越来越多。“第一年,工坊有38位织女,到了第二年,有43位,现在已经有将近60位了。”李冬莲说。

金壮锦文化艺术产业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绣娘织女在兼顾农活、照顾家庭的情况下,每天织锦2至4小时,年收入达10000元以上。”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建立为贫困山村地区妇女提供了居家就业创收的机会,帮助她们实现了脱贫,同时也推动了广西传统织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图为织锦场景。(“中国有约”活动主办方供图)

图为壮锦工艺文创产品。 新华网 黄思路摄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