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生逆袭成科学家!你餐桌上的这粒米,是他40年的坚守

作者|施雯
  • 故事人物
    • 马荣荣
    • 袁隆平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海南省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钱江晚报
  • 发表时间
    • 2021-04-15

单位就让马荣荣搞杂交水稻育种,马荣荣团队的育种方向是前辈们确定的杂交粳稻育种,系列杂交水稻前。

宁波市农科院原院长、宁波种业首席科学家马荣荣

很多人可能对这位低调的农业科学家还不够了解,他带领的团队育成的浙江明星水稻“甬优”系列,一直以高产优质享誉全国。在浙江,“甬优”每年的推广面积超过300万亩,占全省水稻面积的40%。

今年是马荣荣60岁后的第一个南繁,也是他从事杂交水稻育种攻关的第40个年头。你碗中的“粒粒皆辛苦”,正是马荣荣这样的科学家,40年如一日烈日下的坚守与开拓。

“我小孙子才8个月,他做事前会先观察周边的人,也许渴望关注和肯定,是人的本性吧。”

40年来,一个内心渴望关注与肯定的人,默默奔波于浙江宁波和海南陵水两地,做着鲜有人知的农业科研工作。

和马荣荣聊天,他句句不离水稻,却仿佛字字都在讲述人生的真谛。

在马荣荣身上,我们能找到很多人性的闪光点。农民出身,中专毕业就参加工作的他,又是如何从一个“草根”,完美逆袭成科学家的?

关于他和水稻的故事,都浓缩在这方水田里,且听我慢慢讲述。

一心想从商的马同学

却当了一辈子“农民”

说马荣荣草根,一点也不假。

1960年,他出生在余姚郎霞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中排行老六。出生时,家里粮食极其匮乏,母亲是嚼着草籽头充饥,才生下的他。

如果说,很多人从事农业是对土地有眷恋的话,马荣荣的初心正好相反,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一心想靠学习摆脱一辈子当农民的命运,只是后来,用他的话说“事与愿违”。

马荣荣觉得,自己并不算什么学习天才,第一次参加高考报考大学,他就落榜了。

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为了解决吃饭就业问题,第二年,马荣荣放弃了考大学的念头,转而报考中专院校。不想当农民一心想从商的他,一口气填了五个志愿,前面四个全部都是商校,只有最后一个是农校。

放榜那天,村里来通知,马荣荣考上了,是第五个志愿“宁波农校”。

当年,农校高中毕业生就读的那个班满员,马荣荣和另一位同学被分配到全是初中毕业生的小班就学,因为高中毕业参加了三年劳动再高考,马荣荣比班里同学大了五六岁。

可惜年龄大这一点,在学习上并没有多少优势。

马荣荣学习很用功,而那些同班的小同学,到了考前哗哗把书一翻,成绩居然和马荣荣这个学习积极分子相差无几。

更让人羡慕的是,有几个小同学不但学习成绩好靠突击,而且还才华横溢,写出了好几本武侠小说,这让马荣荣这个班里的大龄青年有点惭愧。

1981年,从宁波农校毕业的那天,学校用拖拉机把同学们送到火车站,虽然不想当农民,但马荣荣也得面对现实:“估计是不会再回来了,学农,也许回老家农技站能找个工作。”

惊喜来得似乎有点晚,一个多月后,马荣荣居然接到宁波地区农经委的工作通知,听到儿子要去农经委当干部,父亲很开心,家里赶紧收拾行李,送马荣荣回宁波。

没想到,到了农经委人事科,通知让马荣荣去宁波地区农业局报到,他心想,去农业局上班也不错;到了农业局,人事科又通知去宁波地区农科所报到。

宁波地区农科所就在自己读书的宁波农校对面,转了一圈又回来老地方。

报到当天,单位就让马荣荣搞杂交水稻育种:“自己怎么又回来种地了?”说这话间,人生一晃40年,已如白驹过隙。

你餐桌上的这粒米,

是他们17年的坚守和等待

在海南陵水椰林镇,一条满是民宅的普通的街巷里,有中国水稻所、浙江省农科院、杭州市农科院、宁波市农科院、温州市农科院等浙江各地的科研单位,在此扎堆建立南繁根据地。

每年12月至次年4月,这群浙江“候鸟”都会飞来陵水,利用这里的光和热进行加代育种。

在浙江,水稻一年种两季,到海南加一季,每年就能以1.5倍的超速推进育种进程。早在上世纪60年代,宁波农科院就来海南进行水稻育种,是全国最早一批南繁的科研单位。

一个成熟的水稻品种,从专家试验田到百姓餐桌,究竟需要多长时间?

在200亩南繁基地,阵阵稻花香飘散,水田里种着许多高矮不一的育种材料,有些稻穗上还套着牛皮纸袋,这些是刚做完杂交的水稻。

一粒稻谷开花时很微小,里面有6朵雄花,每一朵雄花里面有1万多颗花粉,一颗花粉在100倍显微镜下,也只有半粒芝麻那么大。育种家们要人工剪掉雄花,用父本的花粉给雌花人工授粉,产生的杂交后代专业上讲叫杂交0代,这只是育种的初期。

接下来的杂交一代,一般性状不分离,从中选出理想的杂交一代组合,种植后的叫杂交二代。

杂交二代性状分离,兄弟姐妹个体有差异,从中挑选出理想的单株,还要经历五六代才能稳定下来,就这样一代代不断选育,还有品种审定,杂交制种等过程,最后才能变成水稻品种进行商品化推广,让农民去种,我们来吃。

这个过程有多漫长?

马荣荣给出的答案是:“搞杂交水稻,父本和母本都自己育的才叫原创育种。育种家需要有好的眼光,选择理想的亲本,设定好目标,达到预期的育种周期至少要17年。如果中途发现水稻杆子不够硬,抗性不够强,米质还差有一点……那就要推倒重来。”

17年?人生能有多少个17年,经得起如此漫长的等待和考验,马荣荣做到了。

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我觉得,这就是创新”

曾经,马荣荣团队的育种方向是前辈们确定的杂交粳稻育种。

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院士杂交籼稻配组成功,但袁院士团队做的是籼稻,宁波乃至浙江是种植早稻(籼稻)、晚稻(粳稻)、双季稻的地区,我们没有中稻(中籼),而早籼的生育期又很短,要搞杂交育种很难。

当时,北方有专家已经搞了粳稻杂交,但因为产量等方面原因,水稻育种界普遍认为,做杂交粳稻优势没有籼稻强,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大家共同的声音是,搞杂交籼稻有希望,搞杂交粳稻没希望。

杂交粳稻唱衰的原因是,杂交籼稻的不育系是野生稻的细胞质,栽培稻的细胞核,它的差异大;而杂交粳稻是籼稻的细胞质,粳稻的细胞核,它的差异小。

所以,育种界普遍认为,杂交粳稻这么小的差异,育性要稳定是很难的。大家一直这么说着说着,各大农业科研院所纷纷退出了杂交粳稻育种,而马荣荣坚持了下来,因为他认为,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才是创新。

1989年到1995年,他带领的团队主要解决杂交粳稻育性如何稳定的问题,而事实证明通过一些技术把控和管理手段是可以解决的,这6年的研究非常成功。

在设计“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前,马荣荣给自己的既定目标是,我们育成的品种要比常规晚稻增产10%以上。

当时提出这个目标,很多人或多或少都认为他有些疯狂,还有人觉得他目标定得太高,达不到肯定会丢人。

马荣荣的理由很简单:“一亩地只有增产10%以上,才能让农民肉眼可见,杂交水稻的种子成本比常规稻高,产量上没有明显优势,农民不会买单。”

不过,育种是个漫长的过程,到了1996年,因为还没有组合出来,面积也还上不去,马荣荣团队究竟能不能成功,也受到过多方质疑,马荣荣顶住了压力,沉下心来给自己设定了5年目标,一定要选育出第一个品种“甬优1号”。

1999年,浙江发生了一件现在回头看都是很大胆的创举: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种子公司开展合作育种,两家单位作为“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品种的联合所有者,孵化出了现在的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了“科研育种+市场推广”两条腿走路的全新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模式。

目前,“甬优”已育成的品种有68个,其中籼粳杂交稻品种58个,超级稻品种7个,开创我国籼粳杂交稻育种的先河。

“甬优”系列产量高,是农民看得见的效益,实实在在的增产和增收。这些年,“甬优”系列在全国每年的推广面积都超过500万亩,年盈利突破5000万元,实现了社会增效,农民增收,种业盈利的多赢格局。

马荣荣说:“未来,‘甬优’还有无限可能,我们的育种之路永无止境。”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