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国人的武汉日记……

  • 故事人物
    • 阿德汉姆·赛义德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共青团中央
  • 发表时间
    • 2021-02-02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有一位黎巴嫩青年主动放弃撤侨机会,一直坚守在武汉用自己的方式同中国人民共同战“疫”,他就是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阿德汉姆·赛义德,他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杨航。

一个外国人的武汉日记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

有一位黎巴嫩青年主动放弃撤侨机会

一直坚守在武汉用自己的方式同中国人民共同战“疫”

他就是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阿德汉姆·赛义德

他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杨航


武汉“封城”后

阿德汉姆·赛义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间大爱

目睹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

不畏生死、共克时艰的民族品格


记录下和武汉人一起战斗的历程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

大家问阿德汉姆·赛义德最多的问题是:

你为什么不离开武汉?

你不担心自己的安全吗?

他坚定地表示

自己从来没想过离开

一刻都没有


阿德汉姆·赛义德说

中国政府强调高度重视保护

在武汉的各国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也不建议各国从武汉撤侨

他充分相信中国政府和世卫组织的判断及能力


更重要的是

他在武汉生活了5年

早已将武汉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在5年多美好的日子里

武汉给了他知识、爱与包容

如今武汉面临疫情的考验

他选择留下来同武汉患难与共


阿德汉姆·赛义德说

他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外国人

也不是唯一一个



向世界传递事情的真相


武汉疫情阻击战开始后

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

全中国都在关心武汉

一时间谣言四起

病毒是生物武器、

武汉物价飞涨、医疗系统崩溃......

所有人都想了解武汉的真实现状

而阿德汉姆·赛义德便开始充当起了义务宣传队员

他要向世界传递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真相


疫情暴发之初

他就在武汉街头直播并录制了视频

居家隔离期间

他接受国际媒体采访

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写文章


阿德汉姆·赛义德还记录了68天的居家隔离体验

他每天坚持在个人社交网络上直播、撰文、回帖

用各种方式回应各国网友的疑问

回击不实言论和虚假新闻

他先后100多次接受各种采访


他结合武汉防疫工作的经验

告诉黎巴嫩人民:

新冠肺炎疫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一定要做好必要的防控和防护工作

杨航配合疫情防控。受访者供图

疫情平稳后

阿德汉姆·赛义德还发表了

一篇关于疫情与经济关系的论文


阿德汉姆·赛义德说

“我被深深感动

所以决定把这些当时记录的内容出一本书

透过一个外国人的视角

客观真实地向外界传达疫情期间

武汉所发生的故事

向世界传递我眼中的中国力量”

武汉抗疫

于阿德汉姆·赛义德而言

是一段终生难忘的经历

对中国乃至世界而言

注定是一段要载入史册的历史


对国际上对中国疫情和抗疫行动的种种不实之词
阿德汉姆·赛义德说

这是赤裸裸的假新闻和媒体战

他写书的初衷就是要还原一个真实的武汉

告诉世界武汉“封城”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0年5月初

这本以“武汉抗疫”为主题的纪实书籍完成

名为《坚定——一个外国人的武汉日记》

分别在同年7月和12月

出版了阿拉伯语版、中文版和英文版


为什么中国能抗疫成功?


阿德汉姆·赛义德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

他根本不会相信人民会自觉待在家里

社会各界能如此协调


“而中国的秘诀

如果真的有秘诀,是信任、信赖

而信任也不是凭空产生的

人们知道政府能安排好一切

疫情期间两所医院10天内拔地而起

这些都是计划安排好的

是有科学依据的,而不是随便行

他们(国家)知道该怎么办”


亲历抗疫后阿德汉姆·赛义德发现

在中国,政府永远把人民放在第一位

人民也相信政府能够安排好一切

是相互信任让中国打赢了这场“战疫”


“你觉得美国政府可能封锁纽约吗?”

“不可能”


“如果问别国疫情

让自己的国家付出了什么代价

美国领导人的答案肯定是关于经济的

而中国驻黎巴嫩大使会说

‘我们失去了约4000条生命,这是最大的代价

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弥补’”


从疫情暴发之初的世界“重灾区”

到现在被称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中国再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速度与大国力量

而这些在抗疫中顽强不屈、患难与共、不畏生死的普通人

就是国家战风斗雨的底气和信心


假新闻是如何传播的?

近日,在武汉封城一周年之际,BBC借机推出《重返湖北》纪录片,阴阳怪气,话里有话,故意带节奏,想要唱衰中国抗疫成果之心昭然若揭。

其实,不只是BBC,也不只是这一次报道,早在武汉封城期间,部分西媒就套路不断,多次捏造谎言、炮制假新闻。来自黎巴嫩的华中科技大学留学生杨航因在武汉封城期间积极通过网络向外部世界发声,成为很多西媒的关注对象,他也因此目睹并亲身经历过某些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他在自己的新书《坚定:一个外国人的武汉日记》中对此都有详细记录,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某些西媒的假新闻是如何传播,以及新闻行业的运作黑幕。

套路一:先入为主,刻意渲染

2020年1月31日,英国天空新闻阿拉伯语频道主动联系到杨航,希望对其进行采访,了解武汉的情况。然而,采访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偏见:
“短片先是插入了美剧 《行尸走肉》 的剧照, 然后展示了武汉空无一人的街道。短片称这座城市为‘鬼城’,并且说这种比较并不荒谬,相反,它描绘了当今武汉的现实, 武汉已变成了‘鬼城’。”

套路二:预设立场,“引导”受访者给出他们想要的答案

2020年2月初,欧洲某主流媒体找到杨航,并向他发送了采访问题:
“武汉怎么样? 当然, 我不希望您告诉我情况很好! 我想认真了解情况, 我知道情况很严重, 病毒到处传播, 患者纷纷死亡。我的意思是, 我希望您的答复是我想传达的那种新闻, 而不是每个人都在谈论的情况!”
杨航对女记者的问题感到震惊。他随即走出家门,录制了一段武汉街头井然有序的视频,回怼女记者。
杨航在最后一针见血地指出:

“很多媒体从武汉传来的新闻都是预先准备好的, 并不能反映现实。就像那个记者, 她只想根据自己的想象来描述武汉, 而不是根据事实。这就是假新闻和媒体战。”

套路三:碎片化叙事,断章取义,张冠李戴

在关闭华南海鲜市场后,某西方机构炮制了一张照片,污蔑说在武汉市场内发现了一家非法出售蝙蝠肉的商店。国内外社交媒体还广泛流传着一段据说在武汉拍摄的视频, 画面中一个女孩儿正在饭店吃蝙蝠。由此,中国人尤其是武汉人普遍喜欢吃那些有争议的食物导致了病毒传播的说法曾一度甚嚣尘上。
然而,在武汉生活了五年的杨航一下就看出了其中的破绽:视频里人们的体貌特征明显和中国人不同,而且五年里他从来没有在武汉见过一家提供蝙蝠的餐厅。

事后证明,该视频是在印度尼西亚和帕劳拍摄的。

套路四:用臆测代替科学推论

杨航在居家隔离后,因为不用出门就可以使用WIFI网络,所以手机没有交费,很快停机了。本来以为很平常的一件事,结果却被一些西方媒体利用了。海外论坛上流传着一篇文章,说中国的实际死亡人数是1400万。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中国电信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和2月,中国有超过1400万个手机号停机,因此文章得出结论,所有这些手机号停机的机主都死于新冠肺炎。
看完这个“理论推断”后,杨航哭笑不得,他对转发文章的朋友说:
“好吧,我已经停机一个月了,这是否意味着我已经死了?”
特朗普也不止一次对中国的死亡人数提出质疑,他怀疑的依据就更可笑了,源自一个假设:现在美国的死亡人数如此之高,那么中国的死亡人数也一定很高!如果我们无法控制疫情,那么毫无疑问,中国也不能。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