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这个厨房的人间烟火,感动了整个中国

作者|王晓震
  • 故事人物
    • 熊庚香
    • 万佐成
    • 胡晨欢
    • 温美良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江西省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新华网
  • 发表时间
    • 2020-12-30

与江西省肿瘤医院一墙之隔,一条小巷不起眼,却人声鼎沸。20多口炒菜锅,30多个煤炉,排队做饭的病患家属,他们互不熟识,却都在这里吃上“家”的味道。

与江西省肿瘤医院一墙之隔,

一条小巷不起眼,却人声鼎沸。

20多口炒菜锅,30多个煤炉,

排队做饭的病患家属,

他们互不熟识,

却都在这里吃上“家”的味道。

寒来暑往十七载,经过千千万万人,

最是人间烟火气,等闲常抚凡人心。

这就是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一元抗癌厨房”的故事。


2003年的一天,

在医院旁经营油条摊位的万佐成和熊庚香,

遇到了一对夫妻。

对方小心翼翼地询问-

能否借炉灶一用?

因为,生病的孩子,想吃妈妈做的饭。

这一借,就是十七年。

从十几个人,到几十上百人,

来这里借火炒菜的病患家属日渐增,

每天需用掉100多个蜂窝煤,20多元水费。

夫妇俩一直坚持免费提供炊具和调味品,

炒一个菜收5角钱,

直到2016年才涨到一元钱。

fileImg

番茄炒蛋,炒青菜,红烧鱼,猪蹄汤……

“抗癌厨房”的家常菜里,

拥有父母之爱,子女之孝,夫妻之情,

更寄托着人生无常的家庭

回归平常生活的希望。

fileImg

“有饭吃才是家”

这里,

变成无数身处至暗时刻的人们心中,

那个短暂的“家”。

fileImg

每天凌晨四点,

年逾六旬的万佐成

都会为前来做饭的客人准备炭炉。

炉火燃起,便有了温暖与希望。

从凛冽寒冬到炎炎酷暑,

炉子上的炭火始终不灭。

“不熄”的炉火,给了病患及家属“生”的希望,

“抗癌厨房”,也变成无数人的“生命厨房”。

fileImg

温暖在人间,

更在人心。

媒体报道以后,

许多好心人为“抗癌厨房”捐东西,

捐米,捐面,捐佐料……

在网络上,

受到全国多地的网友点赞:

5.png

6.png

7.png

8.png

09.png

这里有着欢声笑语,也有着生死离别。

厨房窗户上,写满了客人留下的电话号码,

既是向彼此告别的仪式,

也是在未来重聚的邀请。

也有一些放弃治疗的病人临回家前,

会到这里和夫妇俩打个招呼。

10.gif

“抗癌厨房”给人的治愈,

用的不是药物,而是温情。

谈及以后,

夫妻俩表示,能坚持一天就坚持一天。

他们坚持的原因,简单却难得:

“我们不要赚那么多钱,

也不要存那么多钱。

我们帮助别人,人家感谢我,

我就感到很快乐。”

熊庚香说,

有一天病人不到这里来了,她就退休了。

朴素的话里,有着最善良的愿望-

“没有病人就好了。”

fileImg

作为熊庚香夫妇事迹的报道者,

新华社江西分社记者胡晨欢和温美良这样说:

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以贫富论友谊,

心存善念的凡人英雄,

更能激励绝境之人勇敢前行。

fileImg

生死是人生大事,

吃饭也是。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这里升腾的烟火气里,

飘散着人间百味

……

fileImg

万佐成夫妇被评为

“中国网事·感动2020”年度网络人物。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