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游击队员——肖国清

作者|尹家璐
  • 故事人物
    • 肖国清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故事年代
    • 近代
  • 故事来源
    • 漯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发表时间
    • 2020-09-14

大别山是共产党人的革命圣地,是一座造就英雄的摇篮;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留下了先辈们英勇战斗的足迹。在这里,一个个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动人诗篇。

巍巍大别山,浩然荡气回;

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

大别山是共产党人的革命圣地,是一座造就英雄的摇篮;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留下了先辈们英勇战斗的足迹。在这里,一个个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动人诗篇。今天我要讲的是红军游击队员——肖国清。

肖国清,河南新县人, 1917年的春天,她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后来,家乡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红色政权,第二年,肖国清开始背起书包到列宁小学上学,她10岁参加革命,1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8月,红二十五军在七里坪战斗失利后转移。在激烈的突围战斗中,16岁的肖国清为了掩护群众撤离,不幸落入敌手。清乡团头子易本应亲自上阵,对肖国清先是利诱,后是威吓,要肖国清说出红军下落,交待谁是共产党员。易本应看到还是个孩子的肖国清,以为一骗一吓,就会让肖国清屈服。可敌人打错了算盘。别看肖国清小小年纪,可受党的教育已有5年了,革命斗争的烈火早已让她炼就了钢铁般的意志。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肖国清要么冷笑,要么只有三个字:“不知道!”敌人把她的四肢固定在柱子上,然后用皮鞭猛抽。昏过去就用凉水浇,醒来后,又用手指粗的火香烧灼。一边烧一边问:“谁是共产党员?”“我是!”“还有谁?”“不知道!”恼羞成怒的易本应吼道:“你说不说?到底说不说?”他让打手将肖国清的头发一缕一缕的拔下,鲜血四流。肖国清仍咬紧牙关。易本应又令打手拿来了竹签。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说不说?”易本应咆哮着,“不说?拔出来!再钉!”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十指连心哪,肖国清痛得昏死了过去,敌人用凉水一次又一次将她泼醒。醒来时,她回答敌人的,还是那斩钉截铁的三个字:“不知道!”敌人无计可施,他们将肖国清带到王边村的一块地里,易本应咬牙切齿地说:“小共产党,难道你就不怕死么?再不招,就活埋了你!”肖国清望了一眼脚下已挖好的深坑,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了下去。

易本应瞪着血红的双眼,命令刽子手们填土。肖国清毫无惧色亮开了歌喉:“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歌声在野菊怒放的旷野中回荡,杜鹃花却在这不该开放的秋日里映红了山梁。

“忠魂铸丰碑,热血染河山;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道传承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愿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转化为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的强大动力,砥砺奋进,励志前行。

大别山红色文化承载着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和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革命遗志,是我们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让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