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来,善良淳朴的他们,用“一元抗癌厨房”,守护来来往往的病人家属,在平凡烟火中,见证生死,传递温情。
最近,一对南昌六旬夫妇,
把很多网友都看哭了……
17年来,善良淳朴的他们,
用“一元抗癌厨房”,
守护来来往往的病人家属,
在平凡烟火中,
见证生死,传递温情。
江西省肿瘤医院旁,
一条不起眼的小巷里,
两排炉灶构成了一个简陋版厨房。
每到饭点,这里都挤满做饭的人。
从楼顶俯身往下看,热气蒸腾、油烟翻滚,
伴随锅碗瓢盆砰砰碰撞的声音,
俨然一幅平凡生活的热闹景象。
这里被称为“露天抗癌厨房。”
17年来,万佐成夫妇坚持免费
为患者家属提供炊具,
炒菜一块钱、炖汤两块五。
很多癌症患者或家属来这儿做饭,
能省一块是一块。
20多个煤炉前,人来人往,
交流的都是病情,也是生活琐碎。
2003年,万佐成夫妻俩在肿瘤医院附近
开设了一个早点摊,卖油条、麻圆等,
附近医院的患者家属也时常光顾摊位。
不久后,有病人家属来询问夫妻俩
是否可以借用炉子烧点菜,
两人没多想就同意了。
“后来可能他们在病房里传开了,
说这边可以炒菜,
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借炉子”。
人多了之后,万佐成也购置了更多的煤炉,
从起初的只有四五个炉子,
到现在数量增至20个左右,
狭窄的巷子里最多时能有200人在“厨房”做菜。
比起去其他地方买饭吃要花上四五十块,
这里能为被高昂治疗费困扰的病人和家属
省下很多伙食费。
他们每省下一块钱,可能就是救命钱。
来这里做饭的患者或家属,
经常对万佐成说:“你们这样是会亏的”。
万佐成总是回以:“我们没有太多钱,
但只是想帮助你们一下,尽一点微薄之力。”
除了省钱,厨房里的烟火,
也为癌症患者和家属们提供了一个情感出口。
在病房里待久了,很多人心情烦躁。
来到这里,亲手做上一顿饭,
跟大家交流病情,吐槽生活琐碎,
就可以暂时将病魔抛在脑后。
生死是人生大事,吃饭也是。
病魔面前,
所有呐喊变成炒菜的砰砰作响。
当灾难降临至亲,
每个人都可以变成厨神。
饭熟了,香味弥散开来,
仿佛平凡的味道就又回来了。
他叫万佐成,她叫熊庚香。
在每一个最普通不过的日常里,
饱含凡人善举和暖心故事随时都在发生,
每一个闪光的个体,
都值得被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