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一年时间人民大会堂建成

  • 故事人物
    • 毛泽东
    • 张旭
  • 故事地点
    • 中国
    • 北京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之声
  • 发表时间
    • 2019-09-24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作为新中国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首,人民大会堂工程结构之复杂、建设标准之高、工艺之多、施工速度之快,堪称当时国内之最。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建成。作为新中国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首,人民大会堂工程结构之复杂、建设标准之高、工艺之多、施工速度之快,堪称当时国内之最。

纪录片《共和国脚步》:“这座总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大的人民会堂,从设计到建成,一共仅用了一年时间。在此之前的一个多月里,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民族饭店、民族文化宫、华侨大厦、工人体育场、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等建筑也相继落成,为共和国的十周岁生日增添了光辉。”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就提出要建一座万人大礼堂的想法,1958年10月,大会堂工程作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十大工程”之首正式动工。工程建设汇集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优秀工人,高峰期现场工人超过1。5万人。当年的青年突击队员张旭回忆:

张旭:“24小时不停工,老有人。那时候荣誉感特强,一说干,嘁哧咔嚓,好,这就玩命啊。你没有点革命精神,就是不行。”

1959年9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招待会在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举行。

刘少奇:“亲爱的同志们,朋友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现在开始了!”

从此,人民大会堂成为我国政治、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成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地方。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