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长,在非洲被称为“传统领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许多非洲国家独立后,出于社会稳定和民心安定的考虑,保留了酋长制度。
酋长,在非洲被称为“传统领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许多非洲国家独立后,出于社会稳定和民心安定的考虑,保留了酋长制度。今天的酋长,虽然失去了往日的显赫,权力受到一定限制,但仍然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特殊的角色,也享有某些特权,依然受到民众的顶礼膜拜。一个在北京留过学的尼日利亚年轻人说,他们国家不少酋长的子女到英美等国留学,有的还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本可以在国外过上舒适的生活,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子承父业,手执权杖,身着长袍,蜗居茅屋,过起“优哉游哉”的酋长生活。
在尼日利亚,胡介国称得上声名显赫。在港口城市拉各斯,只要提起他的名字,几乎妇孺皆知。他是尼日利亚金门集团公司董事长、尼日利亚中国友好协会第一副会长、尼日利亚中国商会名誉会长、尼日利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秘书长以及尼日利亚国家最高经济参议集团成员。此外,他还有一个令人惊讶的身份——酋长。在非洲,酋长要么靠家族世袭,要么靠民众推选,推选对象在当地人中选择。
那么,一个华人怎么会当上非洲的酋长呢?
胡介国的经历让人感动。他在国内下过乡,插过队,当过工农兵大学生,上世纪70年代到尼日利亚继承父业。因为他对父亲的纺织厂不感兴趣,便去加拿大学习饭店管理,学成后回到尼日利亚,在一家名叫“香格里拉”的饭店打工。拉各斯是尼日利亚昔日首都、著名国际港口城市,那里的饭店业自然竞争激烈,但“香格里拉”饭店在胡介国的精心管理下,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这段打工经历,既为胡介国在当地创业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他日后的事业发展挖出了“第一桶金”。
20世纪90年代中叶,西方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对尼日利亚实行经济制裁,使该国经济陷入困境。就在这时,胡介国投资500万美元,在拉各斯兴建起豪华的“金门大酒店”。酒店开幕式上,尼日利亚旅游文化部长深情地说:“金门大酒店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中国饮食文化,也带来了中国人民与尼日利亚人民患难与共的友谊,共创明天的气概。”自开业以来,金门大酒店以优质的菜肴、真诚的服务和舒适的环境,逐渐在尼日利亚饭店业中脱颖而出。许多外国政要指名到“金门”就餐。后来,胡介国又办了千禧饭店、金鸿建筑集团公司等,拥有了一个实力强大的企业集团。
中国驻尼日利亚使馆的一位官员说,胡介国是一个“责己严、待人宽”的企业家。他一年四季穿着T恤衫和短裤,常常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他在酒店里同当地服务员一道为顾客端菜送饭,在工地上同当地工人一起搬运砖头。在他的企业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职工结婚,他送钱送礼;职工过生日,他组织庆贺;职工家庭遭遇不测灾难,他将补助金送到职工亲属手中。当地职工待遇优厚,心情舒畅,都愿意为自己的华人老板效力。他为促进中尼两国的友好合作做了大量的事情,从不索取任何好处。中国土木公司在尼日利亚承建的3000公里铁路改造维修项目,就是他出面帮助联系的。他还为当地做了许多善事,如垫资兴建了许多所中学等。
鉴于胡介国的重要贡献,经当地民众推举,尼日利亚全国一级大酋长于2001年封他为当地酋长。胡介国是当时尼日利亚也是非洲唯一的华人酋长,这在当地和华侨华人界引起很大反响。2004年7月,胡介国被尼日利亚总统任命为总统顾问。2011年11月,胡介国又获得尼日利亚2010-2011年度“国家荣誉奖”,以表彰他对促进中尼两国人民友好和尼日利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获奖后,胡介国表示,“国家荣誉奖”并不是颁发给他个人的,而是对扎根于尼日利亚的几代华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