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路上|袁敬华:逐梦30载 为“折翼天使”撑起一片蓝天

  • 故事人物
    • 袁敬华
  • 故事地点
    • 中国
    • 山东省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3-10-09

“很难,很苦。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我想让这些孩子像健全人一样生活。”袁敬华坦言,从事特殊教育必须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决心。

31年前,袁敬华的特殊教育生涯在自家一间十几平米的土房子里开启。那一年,她16岁。

袁敬华在教聋哑儿童发声。图片来源:大众日报

1992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渡口驿乡三屯村,刚刚高考落榜的袁敬华正对未来的出路感到迷茫。

一天,当她路过县里的一所小学时,遇到了一对聋哑姐妹,她们正扒着学校的大铁门“蹭课”。那一刻,袁敬华受到极大触动。“能说话,就有学上。”冥冥之中,她似乎找到了未来的人生坐标。

那年9月,姐妹俩平生第一次背上书包,欢天喜地走进袁敬华家。袁敬华用毛笔蘸着红漆在一块三合板上写下“夏津县渡口驿乡三屯村聋哑学校”,学校算是有了招牌。在父母的不理解和邻居的不信任中,这个只有两名学生、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聋哑学校”开学了。

在20世纪90年代的夏津县,整个县城都没有聋哑学校,很多人还没有“特殊教育”的概念,更别提什么教学方法了。

没有任何特教背景,袁敬华教孩子靠的完全是“土办法”。能够看清口型的发音,她就和孩子们在镜子前练习;能够感觉到的发音,她就让学生拿着纸条放在嘴边,通过纸条的倾斜度模仿口型、舌位;能够摸到的发音,她就让学生挨个摸自己的喉咙,感受发音部位的震动……

教一个发音需要重复无数次,她急得不行,就跑到没人的沙土堆上大哭一场,哭完了回来继续教,直到有一天这对聋哑姐妹对着袁敬华的父母含含糊糊地喊出了“爷爷”“奶奶”。

看到孩子一天一个样,越来越多的家长把残障孩子往她家送。到了1997年,学生一下增加到了40多人,她家的房子除了睡觉的地方全用上了,院里还搭起了帐篷。那是袁敬华最艰难的一年。

“谁给孩子们盖学校,我就嫁给他!”袁敬华将征婚启事贴满大街小巷。这个惊人之举引起了县里相关部门的重视,后来袁敬华依靠社会捐款建造的20间房子解了燃眉之急。1998年,袁敬华为聋哑儿童找到了属于他们的一片天空。

1999年夏天,共青团山东省委组织了一次优秀青年先进事迹报告会,袁敬华是报告团成员之一。得知此事后,几个学生家长凑了120元钱,给袁敬华买了条裙子。这是袁敬华当时唯一一件体面衣服。她走遍全省,作了24场报告,天天就这一身行头。穿脏了,晚上就在宾馆把衣服洗了,第二天再穿上。有一天晚上,报告团住在青岛,因为不知道青岛的天气潮湿,衣服洗了,第二天还是湿的。她穿着湿衣服作了一上午报告。

一天,报告团的一位领导好奇地问袁敬华:“小袁,你怎么一直穿这一件衣服?是因为特别好看,你特别喜欢吗?”袁敬华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有这一件衣服。”

“很难,很苦。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我想让这些孩子像健全人一样生活。”袁敬华坦言,从事特殊教育必须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决心。

袁敬华与孩子们在操场做着游戏。图片来源:齐鲁晚报

袁敬华的坚持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依托希望工程发起的社会各界捐资和政府补贴帮助,这个乡村的聋儿学校度过了寒冬,迎来了春天。

到2002年,学校学生已超过90名,外市、外省开始有学生慕名而来。由于地处偏僻农村,交通不便,学校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这一年,袁敬华将学校搬迁到县城开发区;2012年,学校再次搬迁至夏津县城。目前,学校学生超过1000人,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成为集教育与医疗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

“我的人生就是和这些特殊孩子捆绑在一起的人生,帮这些‘折翼天使’圆梦是我最大的幸福。”袁敬华说。

(综合新华网、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等相关报道)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