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洋:“追星星的人”一直在路上

作者|骆香茹
  • 故事人物
    • 刘博洋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科技日报
  • 发表时间
    • 2023-06-06

除了科普大V,今年33岁的刘博洋还是天体物理学博士、天文摄影师……一言以蔽之,他是个在科普路上“追星星的人”。

实习记者 骆香茹

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

当晚,在一场围绕此次发射的直播中,刘博洋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传军等“大咖”一同解析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

如今已是科普大V的刘博洋,早已习惯了对着镜头,把天文知识讲成一个个有趣的“段子”。

除了科普大V,今年33岁的刘博洋还是天体物理学博士、天文摄影师……一言以蔽之,他是个在科普路上“追星星的人”。

他不是一开始就奔着科普这个目标前进的,但倘若往回看,一切都有迹可循。

刘博洋展示拍摄的中国空间站过境画面。新华社记者 郝昭摄

“科学翻译”搭“天梯”

让一个孩子爱上天文需要什么?

有时候,不需要复杂的术语、极富感染力的讲演……一台望远镜就够了。

6岁时,父母送给刘博洋一台拉近了人与天空距离的望远镜,让他从此爱上赏月、观星。

刘博洋认为,做科普、用通俗的语言“翻译”科学知识,是给普通人“搭建”通往外太空的台阶。

站在儿时那台望远镜的“肩膀”上,“科学翻译”刘博洋开始搭“天梯”。

先有兴趣,之后的一切才能水到渠成——

读高中时加入天文社团、考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加入北京大学青年天文学会、主办首届全国天文社团发展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读研、在多家网络平台进行天文科普、成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创办“青年天文教师连线”、前往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成为科普领域的自媒体大V……

在刘博洋的履历中,埋伏着两条并行的线。一条与普通的科研人员别无二致,刘博洋按部就班地求学、升学,成长为天体物理学博士。另一条则是由一根根“枝条”编织而成,它们织成了他的科普“网事”:从人人网、知乎起步,解答天文学问题,他一步步走向广阔的舞台。

一步一个脚印。

“高中加入天文社团对我影响很大,正因如此,我才会进入天文系,并加入北京大学的青年天文学会。”刘博洋说,“进入天文社团是我做科普的第一步。”

通过社团进行科普有其局限性,因此,刘博洋把目光转向了互联网。

2012年,刘博洋“实名上网”,成为知乎答主,走上了用图文进行科普的道路。

2013年,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和院士一起做科普”征文比赛中,刘博洋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的指导下,完成了与古生物相关的科普作品——《失之卵巢,收之碧空》,并获得第一名。随后,他成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多达941条的知乎回答,记录着新手科普工作者的成长足迹。2012年初,刘博洋在“黑夜中离月亮很近、西南方的星星与离月亮很远、正西方的星星分别是什么星”这个问题下,留下了14个字的简短回答:离得近的是木星,离得远的是金星。

那时,他或许不会想到,11年后的自己,仍然是个“追星星的人”,而且“追”出了大名堂。

自2022年4月以来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若干不同构型(拼版照片)。新华社发(刘博洋摄)

把兴趣变成工作

把兴趣变成工作,需要哪些要素?

有时,不需要复杂的计算、权衡,有一颗坚定的心就够了。

尽管有不少人说,毁掉兴趣的最快办法,就是把它变成工作。但对刘博洋来说,以科普为业、把兴趣变成工作是一件不用犹豫、不曾后悔的事。

“我对于是否要一直做科研,曾经比较纠结、犹豫,但对于做科普这件事情,我从没犹豫过。”刘博洋说,“我一直很认同科普的社会价值,而且我也一直参与各种各样的科普活动,在刚开始读博时,我还给自己立了一个目标,要在读博期间尝试多种不同的科普方式,比如写文章、做视频、参与纪录片项目等。我最后确实也都有所涉猎。”

如何确定前路是对的呢?

除了内心的坚定,外界也给了他鼓励。

“在读博期间,有很多天文学界的老师很喜欢我的科普作品,也有老师鼓励我继续做好科普。不少老师说,科学界不乏比你更聪明的学生,但科普领域需要像你这样有科学背景的人,促进中国天文科普领域的发展。”刘博洋回忆道。

全职做科普意味着放弃了科研吗?对刘博洋来说,他面对的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题。

“科研与科普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他解释道,“科普做得越好,公众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度就越高,越有助于促进整个科研领域的发展。科研做得越好,搞科普时就有更多的素材可以呈现,让公众更好地感受科学魅力。”

正是基于这一点,刘博洋用做科研的精神做科普,让科学看起来有趣:当天文摄影师拍彩月、日全食,自主开发光学跟踪程序拍摄中国空间站的特写影像……

从“讲科学”到“做科学”

中国空间站的“成长写真”怎么拍?

2022年,刘博洋辗转全国十多个城市,拍摄60多次中国空间站,用近1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

从地面拍摄太空中的运动物体,绝非按动快门那样简单。要想获得高质量画面,就必须找到能够实现光学跟踪的软件,控制望远镜跟踪拍摄。

当确定无法从市面上获得理想的跟踪拍摄软件后,刘博洋决定不再等待,2022年3月18日,他自己动手,写下了第一行代码。

2022年4月3日晚上,刘博洋抓拍到了国际空间站。这种高精度跟踪持续了共120秒。4月19日,中国空间站过境河北—山东一线,刘博洋和伙伴驱车3个小时赶到河北省衡水市。从晚上8点待到次日凌晨4点,终于等到划过夜空的中国空间站。

“我觉得特意外,因为第一次其实目标只是要拍到,但没想到能拍得这么清楚。”他回忆道。

有时,为了抓拍一个构型,刘博洋需要辗转几个地方。2022年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此后的十几天里,梦天实验舱将完成转位,天舟五号将发射入轨,空间站构型变化的频率开始加快。

2022年11月7日,刘博洋在江苏宿迁拍到了中国空间站的大T构型。为了赶回北京拍摄11月10日的过境,在买不到机票、坐火车也来不及的情况下,刘博洋和伙伴们花了3000多元,坐了一辆“货拉拉”连夜回京。

最终,刘博洋跨越山海,拍下了中国空间站建设时期的12种构型,为中国空间站留下了珍贵的民间影像。

做科普十余年,刘博洋经历了科普创作的范式转型——从被动转变成主动,从解读科研相关的热点新闻转向开发创新性的准科学研究项目,科普形式也从图文拓展至视频。

“从为大家讲述科学家如何搞科研,到现在带着大家一起参与科研。”刘博洋说,拍摄空间站就是这样一个创新项目,他希望能变着法儿地做科普,告诉大家“科学也可以好玩、有趣”。

和多年前拿起望远镜一样,“追星星的人”依旧对浩瀚宇宙充满好奇,走在探索未知的路上。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