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上|方先珍:情洒天山的“河南大夫”

  • 故事人物
    • 方先珍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3-01-29

在牧民眼里,方先珍是兽医站的“河南大夫”。她用科技助力新疆哈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被亲切地誉为“情系农牧区的援疆专家”。

在牧民眼里,方先珍是兽医站的“河南大夫”,是不怕脏不怕累的“丫头子”,她为当地养殖业问诊把脉,为群众增收出谋划策,用科技助力新疆哈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被亲切地誉为“情系农牧区的援疆专家”。

方先珍。图片来源:《中国妇女》杂志

甘于奉献,愿做畜禽平安的守护者

初见方先珍的人,都会认为她是个柔弱的女子。其实,在她柔弱的外表下,有着一颗坚韧、执着的心,有着一种奋发向上不服输的精神。

2020年4月,方先珍从河南飞到新疆,成了哈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位援疆干部。没来哈密之前,她就职的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哈密的对口援疆单位,曾通过电话给予当地一些养殖企业业务指导,她和一些哈密同行成了未谋面的朋友,“因此来新疆也是一种情怀”。

畜牧业是哈密的支柱产业,方先珍的专业在哈密不仅用得上,而且还有许多提升空间。“我想锻炼自己,检验自己的工作能力,当然也想看看一直向往的大美新疆。”方先珍说。

就这样一半情怀、一半梦想,方先珍主动报名援疆。

方先珍初到哈密时是春天,中原早已花红柳绿,哈密却仍显得有些荒凉。从机场到哈密市区的路上,不时可见戈壁荒漠,让人生出一种“杳无人烟”的寂寞感。失落也好,寂寞也罢,她并没因此打退堂鼓,而是告诉自己,“既来之则安之,要学会适应。”

生活上的苦不足为虑,工作上的难才是真正挑战。新疆的畜牧业以开放式放牧为主,管理粗放,牧民对疫病防控知识了解不多,再加上语言障碍,需要反复指导培训。方先珍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承包到户,由工作人员盯着定期检查。

哈密的猪舍都是老房子改造的,没有监控,养殖户也不会采样,工作人员只好自己猫着腰钻猪圈。除了采猪的样品,猪的吃喝拉撒都要纳入监测范围。采的点越多,风险排除越全面,每次采样,方先珍身上的猪粪味两三天都散不掉。

方先珍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服务指导。图片来源:党建网

出身农家的方先珍自家也养猪喂羊,深知农民的不易。俗话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一场疫病就可能全军覆没,将一切化为乌有,“所以我们这行也是良心活,要把百姓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干。”就这样,方先珍钻猪牛羊圈、进鸡舍,走遍了哈密市的各个牧区。在牧场,牧民们只要看见“方大夫”,心里就有了底。

科学谋划,乐当科技援疆的推动者

现场问题要解决,基础建设也要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也像人类疫病防控一样,科学精准的诊断还要依靠实验室检测。

方先珍发现,哈密的动物病理和寄生虫检验存在缺项,在以放牧为主的养殖模式下,环境不可控,动物更容易感染寄生虫等疾病,因此必须补齐短板。于是,她一边着手建设实验室,一边安排人员到河南培训。实验室建立完善后,为动物疫病防控临床诊断提供了信息参考。

在哈密,一年的动物疫病监测数量将近10万项次,出具检测报告2000多份。之前报告都是人工输入,分析归纳数据后,还要撰写报告,工作量巨大。方先珍带领团队建立了一套信息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样品采集、检测流程、监测信息、数据智慧预警等功能,检测结束后可自动生成检测报告,还能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对疫病进行预判和预警。这套“智慧疫控”系统也让哈密走在了全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前列。

方先珍还积极牵线搭桥,将3500只河南省地方优良品种卢氏蛋鸡和经济效益较高的羊肚菌引进哈密。如今,这两个项目已成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她还促成三家河南省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哈密市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

方先珍充分发挥技术援疆作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邀请国家级动物疫病防控专家、河南省畜牧专家来哈密市讲学和现场指导,提升了哈密市动物疫病防控和养殖业科学发展水平。先后举办了七期技术培训班,为哈密市农业农村系统培训合格技术人员300多人次。

方先珍正在整理哈密市动物疫病防治资料。图片来源:新疆日报

忙碌的工作使得方先珍的游历计划一拖再拖。那拉提草原、赛里木湖……于方先珍而言,身边的风景依旧还是别处的风景——入疆两年多,她除因开会去过乌鲁木齐,别的地方哪儿都没去。

但她并不遗憾。方先珍认为,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增强技术支撑能力、降低动物疫病发生风险,让科技成为农牧民致富的好帮手,成为乡村振兴的助力器。“我将始终把农牧民的期待作为我最大的动力!”方先珍动情地说。

(综合工人日报、新疆日报、党建网、《中国妇女》杂志等报道)

收藏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