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版
  • app下载
  • 注册
  • English
  • Français
  • عربى
  • Italiano
  • 心痛!她永远地离开了……

    作者|白雁,王子扬
    • 故事人物
      • 杨苡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现代快报
    • 发表时间
      • 2023-01-28

    岁月呼啸,美无倦意。1月27日晚,著名翻译家杨苡先生在南京逝世,享年104岁。一盏文学明灯,化作天空中永恒的星。

    岁月呼啸,美无倦意。

    1月27日晚,

    著名翻译家杨苡先生

    在南京逝世,享年104岁。

    一盏文学明灯,化作天空中永恒的星。

    杨苡先生原名杨静如,1919年9月生于天津,是五四运动同龄人。那些被写进历史的大人物和大事件,于她都是身边人和身边事。她的出身显赫,祖辈有四位在晚清中了进士,点了翰林。父亲杨毓璋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先后担任沈阳电话电报局董事、天津中国银行行长。

    1927年,八岁的杨苡先生进入教会学校中西女校读书。同窗情谊、少女心事、诗歌与话剧,乘着歌声的翅膀,无忧无虑。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苦闷之中,杨苡先生开始给巴金写信,这一通信就延续了几十年,字里行间连接起两人一生的友情。

    1937年杨苡先生被保送到南开大学中文系,还未来得及入学,“七七事变”爆发,天津沦陷,华北局势直转急下,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被迫西迁,在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沈从文的建议下,杨苡转入西南联大外文系就读。朱自清、闻一多、刘文典、陈梦家、陈嘉、吴宓……群星闪耀的西南联大在她的记忆里是一个个年轻的身影,一串串日常的弦歌。

    住宿舍时,她跟萧珊和王树藏同寝。读书时,叶公超是系主任,谢文通教英诗,陈嘉教莎士比亚,冯至教德文,吴宓教欧洲文学史,林文诤教法文。那段日子,杨苡还加入了高原文学社,里面有穆旦、林蒲等。

    从《红楼梦》《儒林外史》到《红与黑》《呼啸山庄》,杨苡先生与兄长杨宪益、爱人赵瑞蕻共同推动中文与世界对话,使文学经典如种子般在不同文明的土壤里生根开花,成就了中国文学翻译事业一个又一个高峰。正是她,首创了“呼啸山庄”这一译名,并且她的这个译本再版了数十次,已然成为中国文学记忆中的瑰宝。

    而杨苡先生,不仅仅是横跨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开创者。直至古稀之年,杨苡先生依旧耕笔不辍,她生花妙笔地完成《天真与经验之歌》《我赤裸裸地来:罗丹传》等著作的翻译,依然满怀蓬勃意气。不久前,她还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南京大学教授余斌历时10年整理撰写的《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由译林出版社正式出版。

    被文学生活、文学事业、文学追求所浸润的人生,显得饱满而光洁,优雅伴随着终生。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愿杨苡先生一路走好。

    收藏
    喜欢|
    网友评论
    {{remnant}}/300
    还没有评论,快来占领沙发吧~

    最新评论

    {{item.uname}} {{item.createTime}}

    {{item.content}}

    查看更多评论